[发明专利]一种整体叶盘叶片循环铣削刚性增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9012.5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99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楠;徐一鸣;韩德印;张莹;佟春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18 | 分类号: | B23C3/18;G05B19/4099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4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整体叶盘叶片循环铣削刚性增强方法,该方法将加工过程中的半精铣与精铣刀轨循环组合,配合余量分布,实现增强系统刚性,又避免接刀痕的产生;根据叶型的刚性强弱,确定叶型的精铣及半精铣余量;根据叶型的叶展长度、叶尖处的最大厚度,判断叶型刚性的强弱,一般为精铣余量设定为叶尖处0.2mm,叶根处余量0.3mm,余量呈梯度变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过程需保证叶型半精铣刚性,加工不产生振颤,半精铣余量一般设为0.5mm。提高加工效率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避免了其他刚性增强方法的缺点,不增加非加工时间、避免了接刀痕的产生、又不需要额外的工序,是一种可靠且便捷的加工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叶片 循环 铣削 刚性 增强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整体叶盘叶片循环铣削刚性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加工过程中的半精铣与精铣刀轨循环组合,配合余量分布,实现增强系统刚性,又避免接刀痕的产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叶型的刚性强弱,确定叶型的精铣及半精铣余量;根据叶型的叶展长度、叶尖处的最大厚度,判断叶型刚性的强弱,为精铣余量设定为叶尖处0.2mm,叶根处余量0.3mm,余量呈梯度变化,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过程需保证叶型半精铣刚性,加工不产生振颤,半精铣余量设为0.5mm;2)选取刀具;该方法是将半精铣、精铣同时加工完成,半精铣刀具形状与精铣刀具相同,由于余量的增加,刀具直径应满足加工要求,生成刀轨;因刀具轨迹的长度增加,进而确定刀具的切削寿命,根据刀具切削的长度作为衡量,选择具有足够切削寿命的刀具,完成切削;3)选取切削参数;第一切削参数与刀具寿命为相对应关系,根据刀具的切削寿命,选取切削参数,完成切削;第二切削参数根据半精铣、精铣加工方式选取相应的切削参数;具体是半精铣以大的材料去除率为主,采用大切深低进给的方式,精铣以获得良好的表面质量为主,采用小切深大进给的方式;半精铣切削速度60m/min,精铣切削速度150~300m/min;4)选择加工方式—等参数层铣;该方法须采用精铣的加工方式进行,且半精铣的加工方式必须与精铣的加工方式相同;采用等参数层铣的方式,以便获得好的加工表面质量;5)生成数控刀具轨迹;利用通用软件ug或专用软件MAX‑PAC的多轴编程功能,按步骤4)方式,生成数控刀具轨迹;该轨迹特点为半精铣、精铣混合进行,即先进行若干数量半精铣加工、再进行精铣加工,后再进行半精铣加工,依次进行;6)编辑数控程序;如果步骤5)中,软件只能生成单独的半精铣、精铣程序,此时,需要手动将半精铣、精铣程序以层为单位进行拆分,即每一层为一段程序,根据半精铣、精铣程序的刀路数再进行组合;7)数控程序仿真;如果是软件正常生成的程序,未经人工修改,只需要通过数控仿真,这里采用VERICUT软件,验证程序正确性即可;如果经过步骤6)获得的程序,还需要关注半精铣与精铣的顺序是否恰当,即同一个加工位置先进行半精铣加工后再进行精铣加工;如果不是该顺序,返回步骤6,继续编辑程序,直到本步骤合格后,开始加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69012.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