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纤维包裹金属氧化物的电容器用柔性电极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69056.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91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潘超;汪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G11/46 | 分类号: | H01G11/46;H01G11/40;H01G11/86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包裹金属氧化物的电容器用柔性电极及制备方法,通过对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表面修饰等,可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碳纳米纤维(一维碳材料)腔内包裹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柔性膜,用于柔性超级电容电极。不仅柔性好,而且碳纳米纤维可为金属氧化物那纳米粒子工作时的体积变化提供充分的缓冲空间,减小金属氧化物的体积效应,具有比电容高、稳定性好等优点,进一步提高了柔性电容的性能。另外,生产过程无需表面化学沉积或电沉积等方法,操作简单、材料结构可控、成本低,适合大批量工业生产。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 电容器用 柔性电极 制备 超级电容电极 静电纺丝技术 碳纳米纤维 制备碳纳米 表面化学 表面修饰 材料结构 缓冲空间 纳米粒子 柔性电容 生产过程 体积变化 体积效应 种碳纤维 比电容 电沉积 柔性膜 碳材料 碳纤维 减小 可控 腔内 沉积 纤维 | ||
【主权项】:
1.一种碳纳米纤维包裹金属氧化物的电容柔性电极的制备方法,是由包裹有具有赝电容特征的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构成的柔性膜,所述包裹有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是在静电纺丝碳纳米纤维中均匀分散有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a. 将聚丙烯腈溶解于四氢呋喃或/和二甲基甲酰胺的溶液中,聚丙烯腈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5%~15%,60℃下磁力搅拌1~3h,得到溶胶液;b. 将表面活性剂溶解于质量比为1~3倍的水中,再按照表面活性剂与金属氧化物粒子的质量比为0.1~1:1加入金属氧化物粒子,超声分散30~60min,然后再加入丙烯腈单体和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80℃下回流反应3h,得到经表面修饰后的金属氧化物颗粒;c. 按照0.1%~3%的质量百分比向溶胶液中加入经表面修饰的金属氧化物颗粒,磁力搅拌1~2h,然后再超声分散0.5~1h,得到均匀分散的金属氧化物‑聚丙烯腈复合溶液;d. 将金属氧化物‑聚丙烯腈复合溶液灌制到单轴电纺装置中,制备金属氧化物均匀分散于聚丙烯腈纳米纤维内部的柔性膜;然后再将所述柔性膜置于惰性气体保护下的管式炉中焙烧,升温速率为0.5~5℃/min,焙烧温度为500℃~1000℃,恒温焙烧时间为1~2h,得到金属氧化物均匀分散于碳纳米纤维内部的电容柔性电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洋大学,未经大连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69056.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