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电解混酸体系中除砷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3292.7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1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军福;张树峰;刘军;李改变;许立佩;吕海波;郑继祖;关敬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1/08 | 分类号: | C25C1/08;C25C7/06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景玲 |
地址: | 737103***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电解混酸体系中除砷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补铁合理控制电解阳极液的铁砷比,同时控制除铁工序的温度以及pH值,使得在除铁工序80%以上的砷以砷酸铁或吸附的形式脱出,然后在除钴阶段控制除钴氧化电位、反应时间及其除钴前液pH值,进一步将除铁、砷过滤后液中的剩余砷在除钴段与氢氧化钴共沉淀除去。另外,将净化产生的除铁、砷过滤后渣以及除钴、砷过滤后渣进行除镍处理后过滤,过滤后液返造液进行处理,会带有部分砷进入造液工序,在造液工序通过控制溶液铜离子和电流密度诱导脱砷。本发明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镍电解含砷超标问题,电解新液含砷小于0.0002g/l,电解镍含砷均小于0.0005%,整体系统溶液砷脱出率达到98%以上。 | ||
搜索关键词: | 除钴 过滤 镍电解 造液 除铁工序 混酸体系 脱出 除铁 后液 电解阳极液 超标问题 电解新液 阶段控制 氢氧化钴 氧化电位 整体系统 电解镍 共沉淀 砷酸铁 铜离子 补铁 除镍 铁砷 脱砷 吸附 诱导 净化 | ||
【主权项】:
1.一种镍电解混酸体系中除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硫化镍可溶阳极电解工艺中在造液工序电化学沉积除铜、砷,除杂后造液低酸出口液贮槽中加入H2O2溶液,将造液低酸出口液中三价砷氧化为五价砷;B、加入H2O2的造液低酸出口液返电解阳极液贮槽与电解阳极液混合;C、在电解阳极液贮槽中补入三氯化铁,控制造液低酸出口液与电解阳极液的混合阳极液铁砷比为6~8:1,同时,在电解阳极液贮槽中加入H2O2溶液;D、将电解阳极液贮槽中的混合阳极液返净化除砷,净化工序包括中和水解除铁、沸腾除铜槽除铜、氯气氧化水解除钴,混合溶液阳极液中铁主要以FeCl3形式存在,调节混合阳极液的pH值为3.5~4.2、温度为65~70℃,使铁在该条件下水解为氢氧化铁,利用氢氧化铁胶体的沉淀对混合阳极液中的绝大多数砷以砷酸盐形式吸附共沉淀除去,反应时间控制在1~1.5h;E、在对除铁、砷过滤后液进行氯气氧化水解除钴时,控制除钴氧化电位1060~1090mv, 反应时间控制在1~1.5h,除钴前液pH值为4.5~5.0,将除铁、砷过滤后液中的剩余砷在除钴段与氢氧化钴共沉淀除去;F、为了有效回收除铁、砷过滤后渣以及除钴、砷过滤后渣中的镍,将净化产生的除铁、砷过滤后渣以及除钴、砷过滤后渣进行处理后过滤,过滤后渣外付,过滤后液返造液进行处理,这些溶液会带有部分砷进入造液工序进行电化学除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73292.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