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散热照明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75883.8 | 申请日: | 2016-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46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00;F21V29/70;F21V5/00;F21V15/02;F21V3/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舒丁 |
地址: | 52337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高效散热照明灯具,包括壳体、散热器、LED发光组件、灯罩及出射光改善组件。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敞开口及出光口。散热器嵌置于敞开口上,散热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部及散热部,散热部露置于敞开口外,安装部容置于壳体内。LED发光组件包括多个LED灯珠,各LED灯珠均设置于安装部上。出射光改善组件包括第一改善片及第二改善片,第一改善片贴附在壳体的内侧壁上。上述高效散热照明灯具能够使高效散热照明灯具实现小体积和轻便化的设计效果,且具有较佳的散热性能。且能够对光线反射和/或折射和/或散射作用较小,能够起到微调的作用,即对光线的处理更加细腻,更符合出射光线的要求,光线利用率较高,照明效果较好。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散热 照明灯具 散热器 壳体 改善组件 敞开口 出射光 散热部 光线利用率 灯罩 出射光线 光线反射 散热性能 散射作用 照明效果 出光口 内侧壁 轻便 贴附 微调 体内 折射 敞开 | ||
【主权项】:
1.一种高效散热照明灯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敞开口及出光口;散热器,所述散热器嵌置于所述敞开口上,所述散热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部及散热部,所述散热部露置于所述敞开口外,所述安装部容置于所述壳体内;LED发光组件,所述LED发光组件包括多个LED灯珠,各所述LED灯珠均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灯罩,所述灯罩嵌置于所述出光口内;及出射光改善组件,所述出射光改善组件包括第一改善片及第二改善片,所述第一改善片贴附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且所述第一改善片邻近所述敞开口设置,所述第一改善片朝向各所述LED灯珠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一改善凸部,所述第一改善凸部具有第一半球状结构,所述第二改善片贴附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且所述第二改善片邻近所述出光口设置,所述第二改善片朝向各所述LED灯珠的一侧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改善凸部,所述第二改善凸部具有第二半球状结构,所述第一改善凸部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改善凸起的直径;热量传递装置及热量使用装置,所述热量传递装置与所述散热器连接,所述热量传递装置用于吸收来自所述散热器的热量,所述热量使用装置与所述热量传递装置连接,所述热量使用装置用于将来自所述热量传递装置进行散失;所述热量传递装置包括传热箱、介质循环流出管、介质循环回流管及多个半导体制冷片,所述传热箱包括传热板体、框架、封装板体及多个接触隔板;所述框架具有中空结构,所述框架的第一端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框架的第二端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传热板体与所述框架的第一端相固定,所述传热板体罩设于所述第一开口上,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开口,所述封装板体与所述框架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封装板体罩设于所述第二开口上,用于封闭所述第二开口,所述传热板体、所述封装板体及所述框架连接并形成介质容置腔体,所述介质容置腔体内容置有传热介质,所述传热介质分别与所述传热板体的内侧壁接触,各所述接触隔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封装板体的内侧壁上,各所述接触隔板容置于所述介质容置腔体内,且各所述接触隔板与所述传热介质接触,各所述接触隔板分别开设有流通孔;所述传热板体远离所述框架的一侧面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每一所述半导体制冷片一一对应容置于一所述安装槽内,每一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冷端和热端,每一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所述热端一一对应一与一所述安装槽的底部相固定,每一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所述冷端分别与所述散热器相固定,所述传热板体与所述散热器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传热板体的边缘开设有插接槽;所述封装板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介质循环流出孔及介质循环流入孔,所述介质循环流出孔及所述介质循环流入孔分别与所述介质容置腔体连通,所述介质循环流出管及所述介质循环回流管分别固定于所述封装板体上,所述介质循环流出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介质循环流出孔连通,所述介质循环回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介质循环流入孔连通;所述热量使用装置包括热量使用装置本体、介质循环接入管及介质循环排出管,所述热量使用装置本体具有受热接触部,所述受热接触部的内部开设有热释放腔体,所述受热接触部的表面设置受热接触面,所述介质循环接入管的第一端及所述介质循环排出管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热释放腔体连通,所述介质循环接入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介质循环流出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介质循环排出管的第二端与所述介质循环回流管的第二端连通;所述传热介质顺序循环流经所述介质容置腔体、所述介质循环流出管、所述介质循环接入管、所述热释放腔体、所述介质循环排出管、所述介质循环回流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闻誉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75883.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力阀及具有其的液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测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