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金刚石耐磨层带齿尖的滚刀刀圈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3295.9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7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发厅;王瑞利;蒋爱云;高德峰;陈永方;杨建波;马志国;孙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D15/00 | 分类号: | C25D15/00;E21D9/08;C22C38/18;C22C38/12;C22C38/04;C22C38/02;B23P15/28 |
代理公司: |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1 | 代理人: | 朱俊峰 |
地址: | 45000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电镀金刚石耐磨层带齿尖的滚刀刀圈,包括刀圈基体和均匀凸出设置在刀圈基体外圆周表面的齿尖,齿尖凸出于刀圈基体圆周表面的部分呈半圆球形结构,刀圈基体圆周外表面和齿尖外表面电镀有金刚石耐磨层;齿尖采用硬质合金制成,其中WC的重量含量为85%‑94%,Co的重量含量为6%‑15%;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镀金刚石耐磨层带齿尖的滚刀刀圈的制造工艺。本发明的加工工艺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效率高,本发明加工成的电镀金刚石耐磨层带齿尖的滚刀刀圈不仅表面细致、含有的杂质少,且其具有高耐磨性及高工作寿命。 | ||
搜索关键词: | 金刚石耐磨层 电镀 滚刀刀圈 齿尖 带齿 刀圈 制造工艺 硬质合金 半圆球形结构 基体圆周表面 高耐磨性 工作寿命 基体外圆 基体圆周 凸出设置 加工 | ||
【主权项】:
1.一种电镀金刚石耐磨层带齿尖的滚刀刀圈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刀刀圈包括刀圈基体和均匀凸出设置在刀圈基体外圆周表面的齿尖,齿尖凸出于刀圈基体圆周表面的部分呈半圆球形结构,刀圈基体圆周外表面和齿尖外表面电镀有金刚石耐磨层;其中刀圈基体的各原料所占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C为0.38~0.48%、Si为0.6 ~0.8%、Mn为1.20 ~1.55%、Cr为2.7 ~3.5%、Mo为2.6~3.4%、V为1.05~1.40%、杂质P≤0.02%、杂质S≤0.02%、Fe余量;齿尖采用硬质合金制成,其中WC的重量含量为85%‑94%,Co的重量含量为6%‑15%;所述的制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刀圈基体进行制作,在刀圈基体圆周表面均匀设置安装槽;(2)对齿尖进行制作;(3)将齿尖镶嵌到安装槽内并与刀圈基体焊接为一体;(4)将装有齿尖的刀圈基体放置到电镀液中进行电镀作业,电镀的金刚石粒度为10/20~30/40目,在刀圈基体和齿尖表面电镀上金刚石耐磨层的厚度为1 .0~1.6mm;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a、电镀液配制:调整电镀液的 pH 值为 3.8~4.2,控制电镀液温度为 40~50℃;b、金刚石清洗:金刚石粉末为镀镍金刚石块研磨而成,将金刚石粉末依次用丙酮、盐酸和NaOH溶液浸泡后过滤;然后用碱性清洗液对待镀的刀圈基体表面的油污和氧化层进行清洗处理;c、预镀:将刀圈基体放入电镀液中,在刀圈基体适镀面部分先电镀一层预镀层,预镀电流密度为1.2~1.8A/dm2 ,预镀层厚度为 15~20μm ;d、上砂:将金刚石粉末加入电镀液中,将待镀的刀圈基体的预镀层埋入电镀液中,不断搅拌电镀混合液,对刀圈基体镀面部分施加400~1000mT 的磁感应强度,使金刚石粉末吸附到刀圈基体镀面部分,使金刚石粉末全面覆盖到刀圈基体的预镀层表面并与刀圈基体紧密结合;e、加厚:上砂后用电镀液冲洗除去镀面部分外围的浮砂,再放入金刚石粉末,不断搅拌的电镀液,在电镀层外进一步加厚镀层,电镀的电流密度为1.6~2.0A/dm2 ,加厚镀层厚度为金刚石磨料平均粒度的65%;f、去应力处理:对加厚电镀后的刀圈基体和电镀层进行150~250℃低温处理 1 ~ 2h即可去除应力。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科技学院,未经黄河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83295.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叶片内腔低熔点合金去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码产品外壳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