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疏水金属丝网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7050.3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22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伟;杨娜;张吕鸿;张宏杰;孙朝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7/022 | 分类号: | B01D17/02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李莎 |
地址: | 3003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疏水金属丝网和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具有超疏水性,高吸油能力,且能多次重复利用,耐用性强的金属丝网。本发明所涉及的金属丝网机械性能好,形成粗糙表面的物质以化学键连接,经过超声处理后未改变超疏水性,相比于其他油水分离材料,能连续用于油水分离过程。其制备方法的特征在于采用界面聚合和单分子层吸附的方法来改性金属丝网以制得超疏水金属丝网,即在两种互不相溶,分别溶解有两种单体的溶液的界面上或界面有机相一侧进行的缩聚反应形成一层聚合膜以固定微纳米颗粒来创造粗糙表面,接着在聚合膜上通过共价键嫁接上单分子层的低表面能物质,从而制备出超疏水金属丝网。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室温即可操作,不需要特殊仪器设备。所用改性原料廉价易得,材料制备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金属丝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超疏水金属丝网,其特征在于,包含金属丝网载体,包覆在所述金属丝网载体表面的界面聚合膜和被界面聚合膜包裹在丝网表面的纳米颗粒,所述界面聚合膜通过共价键嫁接单分子层的低表面能物质;所述金属丝网载体为孔径为25‑180μm的铁网,铜网和不锈钢丝网中的一种;所述界面聚合膜为利用多胺类物质与多酰氯物质交联聚合所制得的薄膜;所述纳米颗粒选自粒径在5‑500nm的TiO2,Al2O3和SiO2颗粒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多胺类物质为聚乙烯亚胺、哌嗪、间苯二胺、三乙胺、二乙烯三胺或四甲基二氨基甲烷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酰氯物质为均苯三甲酰氯或对苯二甲酰氯;所述单分子层的低表面能物质为如下化合物:碳链长度为12~18个碳原子,活性基团为羧基,氨基,环氧基,酰氯基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8705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