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焊接注液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88780.5 | 申请日: | 2016-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1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3 |
发明(设计)人: | 魏仕伟;李斌;王世峰;刘金成;陈旭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6/00;H01M2/3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林少波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池焊接注液组装机,其包括: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电池壳体注液系统、顶盖压入壳体系统。所述顶盖极耳焊接系统包括:半成品壳体运输流水线,沿所述半成品壳体运输流水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极耳位置调整装置、极耳校正装置、顶盖上料装置、顶盖极耳焊接装置。电池壳体注液系统包括前称重装置、注液上料机械手、注液下料机械手、后称重装置、注液移送装置。顶盖压入壳体系统包括折顶盖装置、压顶盖装置。本发明的一种电池焊接注液组装机,通过设置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电池壳体注液系统、顶盖压入壳体系统,并对各个系统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了机械自动化生产水平。 | ||
搜索关键词: | 顶盖 注液 电池焊接 电池壳体 极耳焊接 壳体系统 注液系统 组装机 压入 半成品壳体 运输流水线 极耳焊接装置 后称重装置 机械自动化 前称重装置 上料机械手 下料机械手 传输方向 调整装置 顶盖装置 极耳位置 上料装置 生产水平 校正装置 依次设置 移送装置 优化设计 压顶盖 极耳 | ||
【主权项】:
1.一种电池焊接注液组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极耳焊接系统、电池壳体注液系统、顶盖压入壳体系统;所述顶盖极耳焊接系统包括:半成品壳体运输流水线,沿所述半成品壳体运输流水线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的极耳位置调整装置、极耳校正装置、顶盖上料装置、顶盖极耳焊接装置;所述半成品壳体运输流水线上设有壳体固定治具;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装置包括:极耳位置调整卡位部及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部配合的极耳位置调整转动部;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部包括: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基座、极耳位置调整卡位转轴、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凸轮、极耳位置调整卡位连杆、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块、极耳位置调整卡位驱动部、极耳位置调整感应器,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基座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凸轮套接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转轴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驱动部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块沿水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基座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基座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凸轮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块连接,所述极耳位置调整感应器设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卡位基座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部包括:极耳位置调整转动基座、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轴、极耳位置调整转动凸轮、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连杆、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轮、极耳位置调整转动驱动部,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轴转动设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基座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凸轮套接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轴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驱动部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轴驱动连接,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轮沿水平方向滑动设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基座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基座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凸轮及所述极耳位置调整转动轮连接;所述极耳校正装置包括:极耳校正卡位部、极耳校正弯曲部;所述极耳校正卡位部包括:极耳校正卡位基座、极耳校正卡位转轴、极耳校正卡位凸轮、极耳校正卡位连杆、极耳校正卡位块、极耳校正卡位驱动部,所述极耳校正卡位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极耳校正卡位基座上,所述极耳校正卡位凸轮套接于所述极耳校正卡位转轴上,所述极耳校正卡位驱动部与所述极耳校正卡位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极耳校正卡位块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设于所述极耳校正卡位基座上,所述极耳校正卡位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极耳校正卡位基座上,所述极耳校正卡位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极耳校正卡位凸轮及所述极耳校正卡位块连接;所述极耳校正弯曲部包括:极耳校正弯曲基座及设于所述极耳校正弯曲基座上的极耳校正弯曲夹爪,所述极耳校正弯曲夹爪具有两个沿水平方向相互靠近或远离校正弯曲杆,两个所述校正弯曲杆之间形成倾斜的接触面;所述顶盖上料装置包括:顶盖上料震动盘、顶盖转料机械手、顶盖转料转盘,所述顶盖转料机械手衔接于所述顶盖上料震动盘与所述顶盖转料转盘之间;所述电池壳体注液系统包括:前称重装置、注液上料机械手、第一次注液装置、第一次抽真空装置、第二次注液装置、第二次抽真空装置、第三次注液装置、第三次抽真空装置、注液下料机械手、后称重装置和注液移送装置,所述第一次注液装置、所述第一次抽真空装置、所述第二次注液装置、所述第二次抽真空装置、所述第三次注液装置和所述第三次抽真空装置沿所述注液移送装置的移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注液上料机械手衔接于所述前称重装置与所述第一次注液装置之间,所述注液下料机械手衔接于所述第三次抽真空装置与所述注液移送装置之间;所述顶盖压入壳体系统包括:折顶盖装置、压顶盖装置;所述折顶盖装置包括:折顶盖固定部、折顶盖折叠部;所述折顶盖固定部包括:折顶盖固定基座、折顶盖固定转轴、折顶盖固定凸轮、折顶盖固定连杆、折顶盖固定块、折顶盖固定驱动电机,所述折顶盖固定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折顶盖固定基座上,所述折顶盖固定凸轮套接于所述折顶盖固定转轴上,所述折顶盖固定驱动电机与所述折顶盖固定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折顶盖固定块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设于所述折顶盖固定基座上,所述折顶盖固定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折顶盖固定基座上,所述折顶盖固定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折顶盖固定凸轮及所述折顶盖固定块连接;所述折顶盖折叠部包括:折顶盖折叠基座、折顶盖折叠转轴、折顶盖折叠凸轮、折顶盖折叠连杆、折顶盖折叠滚轮、折顶盖折叠驱动电机,所述折顶盖折叠转轴转动设于所述折顶盖折叠基座上,所述折顶盖折叠凸轮套接于所述折顶盖折叠转轴上,所述折顶盖折叠驱动电机与所述折顶盖折叠转轴驱动连接,所述折顶盖折叠滚轮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设于所述折顶盖折叠基座上,所述折顶盖折叠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折顶盖折叠基座上,所述折顶盖折叠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折顶盖折叠凸轮及所述折顶盖折叠滚轮连接;所述压顶盖装置包括:两个压顶盖固定部、压顶盖压入部;所述压顶盖固定部包括:压顶盖固定基座、压顶盖固定转轴、压顶盖固定凸轮、压顶盖固定连杆、压顶盖固定块、压顶盖固定驱动电机,所述压顶盖固定转轴转动设于所述压顶盖固定基座上,所述压顶盖固定凸轮套接于所述压顶盖固定转轴上,所述压顶盖固定驱动电机与所述压顶盖固定转轴驱动连接,所述压顶盖固定块沿水平方向往复滑动设于所述压顶盖固定基座上,所述压顶盖固定连杆的中部铰接于所述压顶盖固定基座上,所述压顶盖固定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顶盖固定凸轮及所述压顶盖固定块连接;所述压顶盖压入部包括:压顶盖压入电机、压顶盖压入转轴、压顶盖下压凸轮、压顶盖提升凸轮、压顶盖下压连杆、压顶盖提升连杆、压顶盖下压顶杆、压顶盖提升顶杆,所述压顶盖压入电机与所述压顶盖压入转轴驱动连接,所述压顶盖下压凸轮及所述压顶盖提升凸轮套接于所述压顶盖压入转轴上,所述压顶盖下压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压顶盖下压凸轮及所述压顶盖下压顶杆连接,所述压顶盖提升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压顶盖提升凸轮及所述压顶盖提升顶杆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惠州金源精密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8878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屏驱动电压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下一篇:煤炭运输系统及煤炭运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