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荧光颜色可调控的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1138.2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7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淑琴;王昱;冯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C09K11/5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21001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虹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颜色可调控的的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本方法将铜金属盐与季铵盐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进行还原反应,反应后分离纯化,制得高荧光量子产率的铜纳米簇。本方法操作简便,耗时短,反应条件温和且无需大型仪器,通过调节不同季铵盐的烷基链长即可得到发射不同波长荧光的铜纳米簇。所得到的铜纳米簇荧光量子产率高,同时荧光发射波长还具有随季铵盐烷基链长变化而改变的特点。这些特点使得通过本发明所制得的铜纳米簇在光电、发光器件的制备,生物成像,传感检测等方面有着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簇 季铵盐 制备 荧光颜色 可调控 烷基链 荧光发射波长 荧光量子产率 波长荧光 传感检测 大型仪器 发光器件 反应条件 分离纯化 还原反应 生物成像 高荧光 铜金属 产率 水中 量子 离子 耗时 发射 应用 | ||
【主权项】:
1.一种荧光颜色可调控的铜纳米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调节季铵盐烷基链长来调控纳米簇荧光颜色,包括铜离子盐与季铵盐反应、还原反应、分离提纯步骤;具体步骤如下:/n(1)铜离子盐与季铵盐反应:将铜离子盐与季铵盐溶于去离子水,混合搅拌,搅拌速度为600~2500rpm;季铵盐在去离子水中的浓度为0.005~10mol/L,铜离子盐与季铵盐的投料摩尔比例为0.1~8:1;/n(2)还原反应:上述混合溶液置于搅拌器上搅拌,将还原剂溶于去离子水中,缓慢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进行还原反应;还原剂与铜离子盐摩尔比例为0.125~5:1,反应时间为0.5~24小时,反应温度为0~40℃,搅拌速度为600~2500rpm;/n(3)分离提纯:将反应得到的混合液离心分离,离心转速6000g~15300g,时间5分钟~1小时,弃上清液,得沉淀;取5-10mL去离子水将沉淀重悬,再离心得沉淀;离心转速6000~15300g,时间5分钟~1小时;重复上述水洗离心三遍;所得沉淀真空干燥得到产物。/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91138.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