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乙烯醇-丝胶-纳米银增强型复合薄膜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1627.8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192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叶菁;蔡蕊;陶刚;何华伟;赵萍;夏庆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89/00 | 分类号: | C08L89/00;C08L29/04;C08J7/04;C08J7/06;A01N59/16;A01N25/34;A01N25/1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贵君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聚乙烯醇‑丝胶‑纳米银增强型复合薄膜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具体方法是从蚕茧中提取丝胶,然后配制成丝胶溶液,再向丝胶溶液中加入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均匀,经过冷冻‑解冻循环后烘干得到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然后将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依次放入聚丙烯酸溶液、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和聚丙烯酸溶液中浸泡,获得聚电解质层包裹的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最后用紫外辐照还原法获得了聚乙烯醇‑丝胶‑纳米银增强型复合薄膜抗菌材料。该方法使纳米银能牢固地修饰在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的表面,且均匀分布,使其具有长久持续的抗菌活力;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有望应用于生物医学抗菌材料相关领域。 | ||
搜索关键词: | 丝胶 复合薄膜 聚乙烯醇 抗菌材料 纳米银 增强型 聚丙烯酸溶液 丝胶溶液 制备 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还原法 应用 聚乙烯醇溶液 聚电解质层 生物医学 制备工艺 紫外辐照 烘干 蚕茧 放入 抗菌 修饰 解冻 浸泡 冷冻 | ||
【主权项】:
1.聚乙烯醇‑丝胶‑纳米银增强型复合薄膜抗菌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丝胶粉末的制备:取蚕茧进行脱胶,收集丝胶溶液,然后将丝胶溶液冻结后进行冷冻干燥,得丝胶粉末;(2)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的制备:将步骤(1)制得丝胶粉末加水溶解,得丝胶溶液;然后将丝胶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共混,经过冷冻‑解冻循环得到丝胶‑聚乙烯醇复合水凝胶,烘干得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所述丝胶溶液的浓度为4%(wt);所述聚乙烯醇溶液浓度为5%(wt);所述丝胶溶液与聚乙烯醇溶液的质量比为3:3;所述冷冻‑解冻循环是在‑20℃条件下冷冻4小时,然后放于18‑25℃条件下解冻1~2小时,循环4次;所述烘干的温度为55℃;(3)聚电解质层包裹的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制备:将步骤(2)所得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先浸泡于浓度为2%(w/v)的聚丙烯酸溶液中2~8min,得到表面带负电荷的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随后浸泡于浓度为2%(w/v)的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溶液中2~8min,再用浓度为2%(w/v)的聚丙烯酸溶液浸泡2~8min,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后烘干,得聚电解质层包裹的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4)纳米银修饰的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抗菌材料的制备:将步骤(3)所得聚电解质层包裹的聚乙烯醇‑丝胶复合薄膜置于AgNO3溶液中,利用紫外辐照还原法在丝胶‑聚乙烯醇共混薄膜的表面合成纳米银,获得聚乙烯醇‑丝胶‑纳米银增强型复合薄膜抗菌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91627.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溶解性能好的洗衣片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