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7668.8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桦;沈玫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顺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10 | 分类号: | E03F5/10;E03F5/14 |
代理公司: | 33217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胡根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基坑开挖;(b)基底处理;(c)蓄水净化池砌筑;(d)蓄水罐就位;(e)渗水基层铺设;(f)浇水养护。本发明施工简单,难度低,施工质量易于控制,施工成本低,涉及的施工设备少,渗透效果好,蓄水能力强,将收集到的雨水净化,并投入二次使用,大大提高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效率,变废为宝,缓解了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 施工成本低 资源化利用 城市雨水 二次使用 基底处理 基坑开挖 浇水养护 施工设备 收集系统 蓄水能力 雨水净化 净化池 蓄水罐 就位 砌筑 渗水 海绵 雨水 蓄水 铺设 水资源 缓解 基层 | ||
【主权项】:
1.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a)基坑开挖:按照设计施工图,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挖槽的方式,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清理基坑底部,然后弹墨线找平,保持基坑底部的坡度在2%~3%,控制基坑侧壁的垂直度均小于1%,并做支撑防护,在基坑底部作下灰线标记,划出蓄水净化池施工区域;/n(b)基底处理:在标记的灰线圈内铺设防水土工膜,每隔5~8m用水泥钉进行固定,然后在防水土工膜上回填150~200mm的原土,并来回碾压夯实,夯实密度>92%,然后分层浇筑混凝土垫层,总高度为250~300mm,混凝土垫层边缘与防水土工膜之间预留100~150mm的搭接长度,在混凝土垫层上每隔10~15m预留透气槽,并在透气槽中从下而上铺设100~150mm厚透气防渗砂和100~150mm厚的透水混凝土,每层均匀压实,混凝土垫层浇筑完成后,表面用木抹子搓平,并在12h内加以覆盖,养护7~8天;/n(c)蓄水净化池砌筑:/n蓄水净化池包括池体、蓄水井、盖板和滤水隔板,所述盖板设于所述蓄水井上,所述蓄水井均匀分布在所述池体内,所述滤水隔板设于所述蓄水井内,所述滤水隔板上均匀分布有滤水孔,所述滤水隔板上对称分布有定位凸起,所述蓄水井内对称分布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凸起相匹配,所述蓄水井的侧面均设有通水槽,所述池体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n待混凝土垫层验收合格后,砌筑蓄水净化池,在砌筑池体期间,将防水套管分别装在进水口和出水口上,锤击压实,然后将集水管安装在进水口上,将排水管安装在出水口上,并用止水带在接口处缠绕2~3圈,根据定位凸起对准定位槽的方式将滤水隔板装入蓄水井内,然后向定位槽内注入水泥浆,同时清理溢出定位槽的浆液,从池体一侧开始铺设蓄水井,蓄水井的每个外壁面上涂刷水泥浆,相邻蓄水井紧密贴合,蓄水井铺设完毕后,依次浇筑盖板和液位井,液位井露出地面50~100mm,然后在盖板上铺设防水土工膜,将防水土工膜铺满整个盖板,拉平固定,并留出100~150mm的搭接长度,然后紧贴池体外壁铺设一圈防水土工膜,接着将该圈防水土工膜与混凝土垫层下的防水土工膜、盖板上的防水土工膜完成搭接处理;/n(d)蓄水罐就位:将蓄水罐和抽水泵分别固定在地面上,抽水泵的出水端连接蓄水罐,将各路排水管组装到多通管上,再将多通管的出水端连接抽水泵的进水端;/n(e)渗水基层铺设:用原土回填将蓄水净化池及盖板埋没,每填200~300mm进行人工夯实,然后在覆土面上铺设渗水基层,渗水基层由下至上依次为100~150mm厚的粗砂层、200~250mm厚的砾石层和100~150mm厚的碎石层,粗砂层埋没集水管,铺设完后振动夯实,然后在碎石层上铺设找平层,找平层用砂找平压实,中间向两边放坡1~1.5%,最后在找平层上交错铺设透水砖,透水砖铺设完毕后,夯实平整;/n(f)浇水养护:施工完毕后,用稻草堆覆盖透水砖,并浇水养护,养护时间大于24小时,养护期间保证稻草堆湿润,并禁止闲人踩踏。/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顺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顺行园林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09766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