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撞击的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012.0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周浩;王晓宇;孙维;张欢;刘国青;梁东平;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撞击的定位系统与定位方法,定位系统包括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数据传输线(2)、电荷放大器(3)和数据处理单元(4)。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胶接固定在航天器结构(5)的内表面,多个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组成传感器阵列,经数据传输线(2)与电荷放大器(3)连接,电荷放大器(3)经数据传输线(2)与数据处理单元(4)连接。撞击发生后,数据处理单元(4)实时采集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的数据,定位系统通过面内剪切波SH0波和四点几何定位方法进行空间碎片的撞击定位,可实现撞击位置的高精度定位。 | ||
搜索关键词: | 剪切波 压电传感器 定位系统 数据处理单元 电荷放大器 数据传输线 空间碎片 航天器 传感器阵列 高精度定位 航天器结构 实时采集 撞击位置 内表面 胶接 | ||
【主权项】:
1.一种航天器遭受空间碎片撞击的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电荷放大器(3)和数据处理单元(4),其中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固定在航天器结构(5)的内表面,多个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组成传感器阵列,电荷放大器(3)将各个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获取的信号进行放大后送至数据处理单元(4);所述的数据处理单元(4)根据各个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采集信号最高峰值出现时刻的先后顺序,将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位置进行临时编号,并将前四个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位置分别记为A、B、C、D,将四处采集到的信号最大峰值出现的时刻分别记为tA、tB、tC、tD;然后以位置B为中心,以rB=v×(tB‑tA)为半径作圆,其中v为面内剪切波波速,以位置C为中心,以rC=v×(tC‑tA)为半径作圆,以位置D为中心,以rD=v×(tD‑tA)为半径作圆,然后作三个圆的最小半径公切圆,圆心位置记为O;若距离|OA‑v×tA|≤δ,δ为可允许的定位误差,则判定O为撞击定位结果;否则根据各个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采集到的第二峰值出现的先后顺序,将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位置进行临时编号,重新将前四个面内剪切波压电传感器(1)位置记为A、B、C、D后重新画圆并继续判断,每重复编号画圆定位一次,若定位不成功,则顺序使用更小的峰值进行下一次判断,直至满足距离|OA‑v×tA|≤δ后将位置O作为撞击定位结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0201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检测用颗粒状杂质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表箱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