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稀土铝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414.0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997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亨;吴玉程;闫华;张真;周士昂;李萍;黄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1/10 | 分类号: | C22C21/10;C22C21/06;C22C1/03;C22F1/053;C22F1/047;C22C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6 | 代理人: | 胡治中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强度耐腐蚀铝合金材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在高强度Al‐Zn‐Mg合金的基础上,分别添加适量的Cu及稀土Ce、Sc、Er元素,配制出一种新型Al‐Zn‐Mg‐Cu‐Ce‐Sc‐Er铝合金材料。此种材料具有强度高、塑韧性好、耐腐蚀、疲劳性能良好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和交通运输工具的结构材料。材料的生产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其加工工艺易于控制,原材料充足易得,生产成本低廉,具有非常广阔的生产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强度 腐蚀 稀土 铝合金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制备一种高强度耐腐蚀稀土铝合金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将20Kg工业用铝、4~12Kg的Al‑Zn中间合金、0.17~1.33Kg的Al‑Cu均匀混合后,装入熔炼炉炉膛,加热炉体至760~800℃使物料充分熔化,后将铝合金熔体降温至730~750℃,保温10min后,停止加热,得到一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步骤2:将20Kg工业用铝与1~5KgAl‑Ce中间合金均匀混合后,装入熔炼炉炉膛,加热炉体至820~860℃使物料充分熔化,后将铝合金熔体降温至760~780℃,保温10min后,停止加热,得到二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步骤3:将10~48Kg工业用铝、5~25KgAl‑Sc中间合金、0.7~4KgAl‑Er中间合金均匀混合后,装入熔炼炉炉膛,加热炉体至830~850℃使物料充分熔化,后将铝合金熔体降温至730~760℃,保温10min后,停止加热,得到三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步骤4:将步骤2所得的二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通过漏斗加入步骤3得到的三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中,加热炉体,使炉体在750~760℃保温10min后,开启电磁搅拌器,搅拌30min后,得到四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4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通过漏斗加入步骤1得到的一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中,加热炉体,使炉体在730~750℃保温10min后,开启电磁搅拌器,搅拌30min后,得到五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步骤6:用干燥的铝箔紧密包裹1~3Kg金属Mg块,利用压勺将包裹的金属Mg块压入步骤5中所得的五次合金化铝合金熔体,得到综合合金化铝合金熔体;步骤7:在730℃开启电磁搅拌器,经过30min的电磁搅拌,加热熔炼炉,使炉体在740~760℃保温10min后,加入0.50Kg六氯乙烷精炼剂进行精炼并除渣,得到精炼后铝合金熔体;步骤8:将步骤7所得的精炼后铝合金熔体在700~720℃保温静置30min后,缓慢倒入矩形模具型腔中,空冷后得到方形铝合金铸锭;步骤9:将步骤8所得的长方形铝合金铸锭放入热处理炉中进行均匀化处理,保温温度为400℃~500℃,保温时间为12h~24h,置于空气中使之自然冷却,得到均匀化铸锭;步骤10:将步骤9所得的均匀化铸锭进行表面切削处理,去除铸锭表面缺陷,得到表面光滑的铸锭;步骤11:将步骤10所得光滑的铸锭进行热轧,热轧前铸锭在400~500℃下预热4~8h,热轧温度为300~400℃,变形量60%~70%,得到板厚为10.0mm的热轧板材;步骤12:将步骤11所得的热轧板材进行冷轧处理,冷轧前对板材进行退火处理,退火温度为300~500℃,保温时间为1~5h,随炉冷,板材冷轧变形量为80%,得到2mm厚的冷轧板材;步骤13:将步骤11所得的冷轧板材进行固溶处理,固溶温度为500~550℃,保温时间为2~4h,取出板材,并丢入水中做淬火处理,得到固溶板材;步骤14:将步骤13所得的固溶板材,立即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120~150℃,时效时间为4~16h,取出立即丢入水中,淬火处理,得到一次时效板材;步骤15:将步骤14所得的一次时效板材,放入鼓风干燥箱中进行时效处理,时效温度为:150~180℃,时效时间为2~12h,取出立即丢入水中,淬火处理,得到成品;该成品的成分为:2~6wt%Zn,1~3wt%Mg,0.05~0.4wt%Cu,0.1~0.5wt%Ce,0.1~0.5wt%Sc,0.07~0.4wt%Er,铝为平衡余量;在室温下其维氏硬度不小于120HV,室温抗拉强度不小于380Mpa,伸长率不小于5%;在234g/L NaCl+50g/L KN03+6.5ml HNO3的混合酸性盐溶液中试验时间48h后,材料的剥落腐蚀等级不低于EA级;在应力腐蚀环境为3.0wt%NaCl+0.5wt%H202的盐溶液中,材料的最长断裂时间不低于220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02414.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