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底电缆抢修用软接头的制作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04450.0 申请日: 2016-12-05
公开(公告)号: CN106505489B 公开(公告)日: 2018-10-30
发明(设计)人: 卢志飞;林晓波;甘纯;张志刚;张娜飞;孙璐;彭维龙;沈耀军;袁新星;张秋实;胡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H02G1/14 分类号: H02G1/14
代理公司: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代理人: 王晓燕
地址: 316021 浙江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一种用于抢修的海底电缆软接头制作方法,涉及一种海底电缆软接头制作方法。传统的软接头的制作方法过程较为繁琐,所耗工时较长,不适合海面上对电缆进行快速高质量的抢修工作。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在接头制作前对电缆进行基本处理;2)进行铜导线焊接;3)精削反应力锥;4)恢复导体半导电屏蔽层;5)对接头制作进行挤塑预热;6)对接头进行挤塑外包;7)高温高压绝缘硫化;8)恢复外屏蔽层绝缘;9)X 光检查绝缘;10)铅管护套的焊接恢复。本技术方案通过以上步骤,加快了接头制作速度,缩短了海缆抢修时间,提高了电力人员工作效率,减少了用户因海缆损坏而造成的损失与不便。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海底 电缆 抢修 接头 制作方法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抢修的海底电缆软接头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接头制作前对电缆进行基本处理,先使用绝缘电阻表对2根电缆(12)进行绝缘测试,以确保制作电缆(12)中间接头的2根电缆(12)完好,且两端电缆(12)要有富裕的余量,确保接头制作完成后不承受两边的拉力,然后,依次剥切电缆(12)外护套、铅包、绝缘;2)进行铜导线焊接,焊接方式采用等直径银焊接头工艺,在铜导线焊接过程中,采用用于实现电缆(12)固定及铜导线轴向对齐的专用焊接架对电缆(12)及其内的铜导线进行固定和对齐连接,在焊点质量检查时,必须保证碳精块在焊口两侧与导线接触良好,并保持焊枪在焊接时无移动现象;3)精削反应力锥,在精削反应力锥时,需要准确测量锥体的长度,操作时用力均匀,所剥的屏蔽部位不能有绝缘残留,绝缘部位不能有屏蔽残留,在同一切面上过渡位置要平滑过渡,无明显的台阶,然后,用砂纸打磨后使其圆整、光滑,并校对尺寸无误后,用有机溶剂清洁、热风枪吹干,并用薄膜包裹,通过对反应力锥的精削和不留绝缘残留,便于后续半导电屏蔽层的绕包,提升绕包质量和电气性能;4)恢复导体半导电屏蔽层,在恢复导体半导电屏蔽层时,采用与电缆(12)本体相同的半导电内屏蔽料制作的专用胶带,并完整搭界包覆在导体上,使得恢复上去的半导电层紧密的包覆在导体上,并与本体半导电层融为一体,再采用紧压模工艺,以245±5°C温度、保温时间在17~25 min之间,通过加压加温方式恢复内屏蔽层,避免金属导线与缠绕的半导电带屏蔽层之间产生不必要的空隙,保证经处理后的内屏蔽层与后期填补的挤包绝缘层之间融合紧密、无气隙,减少气隙对电气性能的影响;5)对接头制作进行挤塑预热,检查挤塑机是否完好,电气线路、加热器是否完好;打开预加热,设定加热温度;检查料斗是否干净,把绝缘料倒入挤塑机料斗;6)对接头进行挤塑外包,挤塑外包采用交联聚乙烯绝缘料,采用特制的挤塑模具,挤塑成型时,先进行模具内腔升温加热,在用挤塑机将电缆(12)交联聚乙烯绝缘料直接挤入接头外套设的挤塑模具中;挤塑模具包括金属加热套(13),金属加热套(13)设置有橡胶绝热外套(16),金属加热套(13)直接与导料管(15)相连,模具内腔设有弹性内衬层(14);橡胶绝热外套,用于避免高温高压环境下给工作人员带来的损伤,弹性内衬层使模具有一定的弹性模膨胀空隙,工作时,先将模具内腔温度升至90~100°C之间,开启导料管向模具内部注入绝缘料,到模具内注满绝缘料时关闭导料管,快速完成挤塑步骤;7)高温高压绝缘硫化;在高温高压绝缘硫化时,硫化模具中加压压力为1.3~1.7MPa之间,硫化温度控制在290~310℃之间,延长硫化时间的同时要避免过度硫化;8)恢复外屏蔽层绝缘;9)X 光检查绝缘;10)铅管护套的焊接恢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科迪奥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0445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