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强化脱氮处理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7544.3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8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吴振斌;于涛;高云霓;周巧红;徐栋;武俊梅;贺锋;肖恩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42001 | 代理人: | 王敏锋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强化脱氮处理方法及装置,步骤是A、废水经全不锈钢结构机械格栅过滤;B、经处理的废水由水泵提升进入厌氧氨氧化池,进行脱氮处理;C、经处理的废水进入中间沉淀池,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D、经处理的废水进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质;E、经处理的废水进入曝气池,进行曝气增氧,出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和悬浮固体等指标均达到I~II类水体标准;该装置包括机械格栅、集水井、厌氧氨氧化池、组合填料、中间沉淀池、下行流池、下行流池填料、上行流池、上行流池填料、下行流池植物、上行流池植物、曝气池。实现了水产养殖用水的净化回用,处理效果好,维护方便。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循环 养殖 系统 废水 强化 处理 方法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强化脱氮处理方法,其步骤是:A、废水经栅隙为2‑4mm的全不锈钢结构机械格栅过滤;B、经过步骤(A)处理的废水经水泵提升进入厌氧氨氧化池,厌氧氨氧化微生物菌群在厌氧条件下,以CO2或HCO3‑为碳源,以NH4+‑N为电子供体,NO2‑‑N为电子受体,将NH4+‑N和NO2‑‑N转化为N2;C、经过步骤(B)处理的废水进入中间沉淀池,中间沉淀池采用竖流式沉淀池,表面负荷不大于0.8m3/m2·h,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D、经过步骤(C)处理的废水进入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在湿地填料、微生物和植物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降解和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和SS污染物质;E、废水经过步骤(D)处理的废水进入曝气池,通过曝气提高水中溶解氧浓度至3mg/L以上,满足鱼类养殖要求,同时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出水中的总氮、氨氮及污染物均得到有效去除,出水水质达到I~II类水体标准;所述的步骤(A)中机械格栅(1)后设置集水井(2),集水井中设置提升泵(3),集水井有效容积不小于井中最大一台提升泵15min的出水量,提升泵每小时启动次数不大于3,提升泵采用自动液位控制;所述的步骤(B)中厌氧氨氧化池(4)高度3‑8m,其中布设有由醛化纤纶材质的软性填料与聚乙烯材质的半软性填料组合而成的组合填料(5),单个片状,串状填充,比表面积3000‑5000m2/m3,废水由进水管I(6)进入后,通过布水管I(7)进入厌氧氨氧化池,由下向上流动至厌氧氨氧化池顶部,经出水管I(8)排出,进入中间沉淀池(9),厌氧氨氧化池中废水上升流速不大于0.5m/h;NH4+‑N容积负荷不大于0.5kg/(m3·d),水力停留时间8‑12h;所述的步骤(D)中的废水由进水管II(10)进入,经过布水管II(11)进入下行流池(12),由上向下穿越下行流池填料(13),在下行流池底部汇集后,穿过隔墙底部管孔(14)进入上行流池(15),在上行流池中,废水由下向上流动通过上行流池填料(16),在表层经收水管(17)收集后由出水管II(18)排出;所述的步骤(E)中曝气池(21)曝气系统(22)采用微孔曝气,由风机(23)供气,通过曝气提高水中的DO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07544.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农村生活污水高效净化再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