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绕丝式镍电阻敏感元件及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3371.4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张磊;徐琪;全建龙;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3/20 | 分类号: | H01C3/20;H01C17/04;G01K7/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赵云 |
地址: | 215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绕丝式镍电阻敏感元件,包括骨架、导电环、支撑件、镍丝和锰铜丝;骨架为带有螺纹孔的旋转体,导电环数量为3个,按顺序模压在支撑件上,其中,第一和第三导电环包括环体和引脚,环体设有缺口,第二导电环为带有缺口的环体,位于第一和第三导电环之间。本发明装配的传感器已通过环境鉴定试验、寿命试验、可靠性强化试验及外场试车考核,工作性能稳定,满足使用要求。由于产品结构和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可操作性强,因而本发明可取代铂电阻敏感温元件运用到民用产品中。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丝式镍 电阻 敏感 元件 制作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绕丝式镍电阻敏感元件的制作方法,所述绕丝式镍电阻敏感元件,包括骨架、导电环、支撑件、镍丝和锰铜丝;骨架为带有螺纹孔的旋转体,导电环数量为3个,按顺序模压在支撑件上,其中,第一和第三导电环包括环体和引脚,环体设有缺口,第二导电环为带有缺口的环体,位于第一和第三导电环之间;支撑件为旋转体,一端设有与骨架螺纹孔配合的螺柱段,通过螺柱段与骨架连接,位于第二和第三导电环之间的支撑件上设有凹槽,凹槽中绕制有锰铜丝,锰铜丝一端与第二导电环连接,另一端与第三导电环连接;骨架上绕制有镍丝,镍丝一端与第一导电环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第一导电环、第二导电环和第三导电环与支撑件模压成一体,支撑件头部设有螺纹段,与骨架螺纹孔连接在一起;步骤2:在骨架外表面涂一层绝缘漆固化后绕包一层胶带,胶带包绕至第一导电环,在骨架上绕制镍丝后涂一层绝缘涂料并固化;步骤3:将步骤2绕好的组件进行退火处理;步骤4:测量步骤3退火处理后的组件在0℃和100℃时的镍丝电阻值R'0Ni和R'100Ni,计算出镍丝的电阻温度系数α=(R'100Ni‑R'0Ni)/100R'0Ni;根据镍电阻敏感温元件在0℃和100℃时所要达到的电阻值R0和R100,结合理论公式R0=R0Ni+RMn和R100=R100Ni+RMn,可推出R0Ni=(R100‑R0)/100α,其中R0Ni为镍丝在0℃时的理论电阻值,R100Ni为镍丝在100℃时的理论电阻值,RMn为锰铜丝的电阻值,RMn随温度的变化而几乎不变;根据前述测量计算得到的镍丝电阻温度系数α,即可确定敏感元件中镍丝在0℃时的电阻值R0Ni,然后调试组件中的镍丝6使其0℃时达到规定的电阻值R0Ni;步骤5:将调试好的镍丝一端焊接在第一导电环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二导电环上;步骤6:在支撑件的凹槽上绕制锰铜丝,根据RMn=R0‑R0Ni,计算得到锰铜丝的电阻值RMn,调试锰铜丝使其达到规定的电阻值RMn,然后将锰铜丝一端焊接在第二导电环上,另一端焊接在第三导电环上;步骤7:对步骤6获得的绕丝组件进行调试,使其在0℃时的电阻值达到所需的电阻值R0,然后将镍丝和锰铜丝表面涂一层绝缘涂料并固化,再将绕丝组件进行温度循环处理;步骤8:将步骤7获得的绕丝组件表面绕包一层胶带进行保护,以获得所述的绕丝式镍电阻敏感元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23371.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现场测试用编织电阻
- 下一篇:多功能多层板式阵列压敏电阻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