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7414.6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34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26 |
发明(设计)人: | 田连生;陈菲;陈秀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1/04 | 分类号: | C12P1/04;C12R1/125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苏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3 | 代理人: | 周全 |
地址: | 22512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提供了一种降低能耗、成本,减少污水排放的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制备:玉米秸秆粉碎、筛分,干燥备用;S2、水热预处理:预处理反应结束后,通过布氏漏斗进行固液分离,固相物料待酶解;S3、酶解:酶解液过滤,滤液用于制备生物絮凝剂;S4、制备絮凝剂发酵液;S5、絮凝活性成分提取及干燥,制得产品。本发明在工作中,水热预处理技术对环境友好,更加经济、绿色、清洁、环保;酶解可提高酶解过程中葡萄糖的收率;节约成本,降低能耗。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秸秆 制备 生物 絮凝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玉米秸秆制备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制备:玉米秸秆自然风干后,通过粉碎机将风干的玉米秸秆粉碎、筛分,筛选出粒径为35‑40目的部分,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在温度为100‑105℃条件下干燥,将干燥后的原料置于干燥器中储备备用;S2、水热预处理:S2.1:取20‑21g干燥后的原料加入至400‑410mL的去离子水中,再加入催化剂FeCl31.0‑1.1g和20‑21ml浓度为6mg/mL的高温渗透剂JFC‑M溶液,混合后加入到反应釜中,并密封反应釜;S2.2:通过磁力搅拌器进行搅拌,将磁力搅拌器的转速调至260‑280r/min,开始加热,当温度为160‑165℃时,恒温保持20‑25min,进行水热预处理;S2.3:预处理反应结束后,通过布氏漏斗进行固液分离,固相物料待酶解;S3、酶解:称8.0‑8.2g固相物料,置于酶解瓶,依次加入40‑50ml浓度为0.1 mol/L的HAc‑NaAc缓冲液、0.2‑0.4ml浓度为10mg /ml的盐酸四环素溶液、3‑5ml浓度为6mg/mL的Tween80溶液和2‑4ml浓度为5mg/mL的JFC‑S溶液,同时加入8‑10FPU/g底物的纤维素酶和0.5‑1.0CBU/g底物的纤维二糖酶,补加蒸馏水至液体总体积为100ml ,再加入玻璃球,盖上瓶塞;混合均匀后,将酶解瓶放入摇床内进行酶解,温度设为49‑50℃、转速180r/min、酶解时间72‑75h,酶解液过滤,滤液用于制备生物絮凝剂;S4、制备絮凝剂发酵液:絮凝菌发酵培养基:取S3中滤液1000mL,加入KH2PO41‑2g、K2HPO4 3‑5g、NaCl 0.1‑0.3g、尿素0.5‑0.7g以及酵母膏0.2‑0.3g,调节pH至7.0‑7.5;混匀后分别量取250mL装入四只三角瓶中,盖上瓶塞,在110‑120℃下灭菌25‑30min;取灭菌好的上述培养基250mL,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絮凝剂产生菌,置于恒温摇床上于30‑31℃、145‑150r/min下振荡培养30‑32h,即为絮凝剂发酵液;S5、絮凝活性成分提取及干燥:将制取的絮凝剂发酵液在转速10000‑12000r/min、温度2‑4℃下离心20min,使菌体和分泌物分离,收集上清液;将上清液通过旋转蒸发仪真空浓缩至体积减少一半;浓缩后的上清液中加入2‑3倍上清液体积、2‑4℃预冷的无水乙醇,振荡至出现白色丝状絮体;将上述醇提液体在常温、转速4000‑5000r/min条件下离心分离10‑15min,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收集沉淀;将所得沉淀溶于蒸馏水中,加入2‑3倍体积、2‑4℃预冷的无水乙醇,振荡后于常温、转速4000‑5000r/min条件下离心10‑15min,收集沉淀,反复2次;将沉淀分别用丙酮、乙醚洗涤一次,于30‑40℃真空干燥,即为生物絮凝剂产品。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2741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