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薄膜包衣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5208.X | 申请日: | 2016-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8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戴琪;宋家平;薛国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琪 |
主分类号: | A61K47/36 | 分类号: | A61K47/36;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671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膜包衣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用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先氢氧化钠溶液与魔芋胶等保温反应后与三乙胺、无水乙醇反应并静置处理,随后将所得混合物过滤并冲洗滤渣,将滤渣烘干碾磨过筛,收集过筛粉末与乙醇酸、单宁等搅拌反应,收集出料物冻干后用无水乙醇洗涤处理,最后经风干即可得薄膜包衣材料,本发明制得的薄膜包衣材料具有成膜性、防潮性好,衣膜孔隙率小,阻隔能力强的优点,同时包衣后的药物增重少,有效避免了包衣操作中药物吸收水分而影响药物品质的现象,且不会影响药物的崩解和释放,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推广价值。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膜 包衣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薄膜包衣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1)按重量份数计,取40~45份1.1mol/L氢氧化钠溶液、23~26份马来酸酐、22~24份魔芋胶、4~8份三乙胺及0.4~0.8份4‑二甲氨基吡啶,首先将1.1mol/L氢氧化钠溶液、马来酸酐、魔芋胶、4‑二甲氨基吡啶放入带有回流冷凝管、搅拌器、温度计及滴液漏斗的四口烧瓶中,使用氮气进行保护,并将四口烧瓶移至油浴锅中,设定温度为90~95℃,保温30~40min;(2)在上述保温结束后,将上述重量份数中的三乙胺使用滴液漏斗以1mL/s滴加入四口烧瓶中,设定温度为110~115℃,以180r/min搅拌10~15h,再自然冷却至室温,向四口烧瓶中加入四口烧瓶中混合物质量40~45%的无水乙醇,并将四口烧瓶置于2~5℃下静置4~5h;(3)在上述静置结束后,对四口烧瓶中的混合物进行过滤,使用过滤液体积2~4倍的无水乙醇冲洗滤渣,并将滤渣置于40℃烘箱中干燥5~6h,将干燥物放入碾磨机中以300r/min碾磨25~35min,将碾磨混合物过200目筛,收集过筛粉末;(4)按重量份数计,取60~70份上述过筛粉末、20~25份乙醇酸、11~13份蒸馏水、10~15份单宁、5~8份巯基乙胺及3~6份碳酸氢钙放入反应釜中,设定压力为60~65kPa,温度为120~125℃,以200r/min搅拌20~25h,随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出料收集出料物,将出料物进行冷冻干燥,收集干燥物,并使用干燥物质量2~4倍的无水乙醇洗涤干燥物,再将干燥物风干,即可得薄膜包衣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琪,未经戴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3520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