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度可变的分体式可伸缩临时天桥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1275.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5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刘黔会;张挣鑫;杨通文;朱延;韦棉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D15/12 | 分类号: | E01D15/12;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550003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度可变的分体式可伸缩临时天桥,包括模块化分体式楼梯组件(1)、底盘位置固定块(2)、轮式底盘(3)、桥身支承框架(4)、电驱动转体组件(5)、重心调整组件(6)、液压式抬腿组件(7)、液压式可伸缩桥身组件(8)、可伸缩防护栏组件(9)以及电驱动可升降桥面组件(10);本发明是一种高度可变的分体式可伸缩临时天桥,能够依靠轮式装置移动到指定位置,依靠腿式装置和轮式装置的配合快速搭起临时天桥,可作为大型赛事、演唱会或道路施工等突发事件导致的路面占用情况发生时的临时通行天桥,而且桥面长度和高度可灵活调整,方便快捷,便于行人和非机动车辆的临时通行与驻足观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度 可变 体式 伸缩 临时 天桥 | ||
【主权项】:
1.一种高度可变的分体式可伸缩临时天桥,包括模块化分体式楼梯组件(1)、底盘位置固定块(2)、轮式底盘(3)、桥身支承框架(4)、电驱动转体组件(5)、重心调整组件(6)、液压式抬腿组件(7)、液压式可伸缩桥身组件(8)、可伸缩防护栏组件(9)以及电驱动可升降桥面组件(10);本装置依靠轮式底盘(3)移动至指定位置,依靠轮式底盘(3)、电驱动转体组件(5)、重心调整组件(6)以及液压式抬腿组件(7)的协调运动快速搭起临时天桥,依靠液压式可伸缩桥身组件(8)和电驱动可升降桥面组件(10)灵活调整天桥的长度与高度,依靠可伸缩防护栏组件(9)保护桥上行人的安全,依靠底盘位置固定块(2)对轮式底盘(3)的驻停作用固定天桥位置;所述的液压式可伸缩桥身组件(8)包括桥身(8.1)、伸缩液压缸固定轴(8.2)、伸缩液压缸固定轴定位轴套(8.3)、伸缩液压缸固定轴定位片(8.4)、桥身支承梁(8.5)、伸缩液压缸活塞杆(8.6)、桥身支承架(8.7)、桥身伸缩段(8.8)、桥身支承梁伸缩段(8.9)以及伸缩液压缸缸筒(8.10);桥身支承架(8.7)和桥身支承梁(8.5)焊接并经肋板加固,桥身伸缩段(8.8)外表面与桥身(8.1)内腔间隙配合,桥身支承梁伸缩段(8.9)外表面与桥身支承梁(8.5)内腔间隙配合;伸缩液压缸固定轴(8.2)的中间段外表面与伸缩液压缸活塞杆(8.6)或伸缩液压缸缸筒(8.10)的连接端内表面间隙配合,两侧段外表面与桥身(8.1)上对应孔位的内表面间隙配合并经伸缩液压缸固定轴定位轴套(8.3)和伸缩液压缸固定轴定位片(8.4)定位,从而将伸缩液压缸活塞杆(8.6)和伸缩液压缸缸筒(8.10)的连接端分别固定在桥身(8.1)的指定位置;伸缩液压缸活塞杆(8.6)的直线运动带动两个桥身支承梁(8.5)沿其轴线方向相对运动,从而带动两个桥身(8.1)的相对运动,实现临时天桥长度的改变,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所述的重心调整组件(6)包括丝杠带边轴承(6.1)、油缸缸底(6.2)、活塞(6.3)、活塞驱动件(6.4)、油缸缸体(6.5)、丝杠联轴器(6.6)、活塞驱动电机(6.7)、活塞驱动减速器(6.8)、油缸缸盖(6.9)、油管(6.10)、活塞驱动滚珠丝杠(6.11)以及油管接头(6.12);油缸缸底(6.2)、油缸缸体(6.5)以及油缸缸盖(6.9)经螺栓连接,组合成重心调整组件(6)的油缸主体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支撑框架(4)上,油管(6.10)通过油管接头(6.12)将两个油缸连通起来;丝杠带边轴承(6.1)和活塞驱动减速器(6.8)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油缸缸底(6.2)和油缸缸盖(6.9)上,活塞驱动减速器(6.8)的动力由活塞驱动电机(6.7)提供,其输出轴连接丝杠联轴器(6.6)一端;活塞驱动滚珠丝杠(6.11)两端分别与丝杠联轴器(6.6)和丝杠带边轴承(6.1)的内圈紧配合;活塞驱动件(6.4)的内圈与活塞驱动滚珠丝杠(6.11)螺纹配合,外端与活塞(6.3)螺栓连接,活塞驱动电机(6.7)的输出转矩经活塞驱动减速器(6.8)放大,再由滚珠丝杠传动转换为活塞(6.3)在油缸内沿油缸轴线方向的移动,从而改变油缸内液压油的体积;两个活塞驱动电机(6.7)协调运动,实现两个油缸内部液压油之间的流通,从而改变天桥桥身两端的质量配比,进而改变其重心位置,为液压式抬腿组件(7)的工作提供前提条件;所述的液压式抬腿组件(7)包括顶起液压缸固定轴定位片(7.1)、顶起液压缸固定轴(7.2)、顶起液压缸固定轴定位轴套(7.3)、顶起液压缸活塞杆(7.4)、顶起液压缸缸筒(7.5)、抬腿基座(7.6)、桥身支承梁旋转轴(7.7)、桥身支承梁旋转轴大轴承(7.8)、桥身支承梁旋转轴端盖(7.9)、桥身支承梁旋转轴定位轴套(7.10)以及桥身支承梁旋转轴小轴承(7.11);桥身支承梁(8.5)与桥身支承梁旋转轴(7.7)经花键连接且通过轴肩和桥身支承梁旋转轴定位轴套(7.10)轴向定位;桥身支承梁旋转轴(7.7)两端分别与桥身支承梁旋转轴大轴承(7.8)和桥身支承梁旋转轴小轴承(7.11)的内圈紧配合,桥身支承梁旋转轴大轴承(7.8)和桥身支承梁旋转轴小轴承(7.11)的外圈分别与抬腿基座(7.6)的两沉孔紧配合,桥身支承梁旋转轴端盖(7.9)与桥身支承梁旋转轴(7.7)的外端面贴紧并通过螺栓固定在抬腿基座(7.6)上,从而实现桥身支承梁旋转轴(7.7)的轴向定位;顶起液压缸固定轴(7.2)的中间段外表面与顶起液压缸缸筒(7.5)或顶起液压缸活塞杆(7.4)的连接端内表面间隙配合,两侧段外表面与抬腿基座(7.6)或桥身支承梁(8.5)的对应孔位内表面间隙配合并经顶起液压缸固定轴定位片(7.1)和顶起液压缸固定轴定位轴套(7.3)定位,从而将顶起液压缸缸筒(7.5)和顶起液压缸活塞杆(7.4)的连接端分别连接在抬腿基座(7.6)或桥身支承梁(8.5)的指定位置;顶起液压缸活塞杆(7.4)沿其轴线方向的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滑块机构转换为桥身支承梁(8.5)绕桥身支承梁旋转轴(7.7)的转动,从而将天桥桥身的另一端抬离地面,为电驱动转体组件(5)和液压式可伸缩桥身组件(8)的工作提供前提条件;所述的电驱动转体组件(5)包括转体驱动电机(5.1)、转体减速器(5.2)、转台轴承(5.3)、转体套轴(5.4)以及套轴定位片(5.5);转台轴承(5.3)的两端分别与抬腿基座(7.6)和支承框架(4)螺栓连接,转体减速器(5.2)通过螺栓固定在抬腿基座(7.6)上,其动力源来自于转体驱动电机(5.1);转体套轴(5.4)一端与转体减速器(5.2)的输出轴键连接,另一端与支承框架(4)经花键连接并通过套轴定位片(5.5)轴向定位;转体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转矩经转体减速器(5.2)放大,再经转体套轴(5.4)传递到支承框架(4)上,在支承框架(4)固定不动的前提下,转换为转体减速器(5.2)的反向转动,从而带动抬腿基座(7.6)绕转台轴承(5.3)的轴线旋转,结合液压式抬腿组件(7)和液压式可伸缩桥身组件(8)的运动,将临时天桥快速搭起来;所述的电驱动可升降桥面组件(10)包括桥面固定段(10.1)、桥面升降驱动块(10.2)、桥面升降驱动电机(10.3)、桥面升降联轴器(10.4)、桥面升降滚珠丝杠(10.5)、桥面升降支承光轴(10.6)、桥面伸缩段(10.7)、桥面升降顶部限位板(10.8)、桥面升降直线轴承(10.9)以及桥面升降丝杠轴承(10.10);桥面升降驱动电机(10.3)和桥面升降丝杠轴承(10.10)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桥身(8.1)和桥面升降顶部限位板(10.8)上,桥面升降联轴器(10.4)两端分别连接桥面升降滚珠丝杠(10.5)和桥面升降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桥面升降滚珠丝杠(10.5)的另一端与桥面升降丝杠轴承(10.10)的内圈紧配合;桥面升降驱动块(10.2)的内圈与桥面升降滚珠丝杠(10.5)螺纹配合,外圈与桥面固定段(10.1)对应孔位配合并螺栓固定,桥面升降驱动电机(10.3)输出轴的转动,经滚珠丝杠传动转换为桥面升降驱动块(10.2)沿桥面升降滚珠丝杠(10.5)轴线方向即Z轴的移动,进而带动桥面固定段(10.1)沿Z轴移动;桥面升降直线轴承(10.9)的内圈与桥面升降支承光轴(10.6)配合,外圈与桥面固定段(10.1)对应孔位配合并螺栓固定,桥面升降支承光轴(10.6)两端分别固定在桥身(8.1)和桥面升降顶部限位板(10.8)上,增加桥面固定段(10.1)沿Z轴运动的稳定性,从而构成高度可变的桥面组件,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所述的模块化分体式楼梯组件(1)包括固定式楼梯下段(1.1)、模块化楼梯段升降电机(1.2)、模块化楼梯段支承底板(1.3)、模块化楼梯段升降联轴器(1.4)、模块化楼梯段升降滚珠丝杠(1.5)、模块化楼梯段升降支承光轴(1.6)、模块化楼梯段升降驱动块(1.7)、模块化楼梯段(1.8)、模块化楼梯段升降直线轴承(1.9)、模块化楼梯段顶部限位板(1.10)以及模块化楼梯段升降丝杠轴承(1.11);模块化楼梯段支承底板(1.3)通过螺栓固定在轮式底盘(3)上,模块化楼梯段升降电机(1.2)和模块化楼梯段升降丝杠轴承(1.11)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模块化楼梯段支承底板(1.3)和模块化楼梯段顶部限位板(1.10)上,模块化楼梯段升降联轴器(1.4)两端分别连接模块化楼梯段升降滚珠丝杠(1.5)和模块化楼梯段升降电机(1.2)的输出轴,模块化楼梯段升降滚珠丝杠(1.5)的另一端与模块化楼梯段升降丝杠轴承(1.11)的内圈紧配合,模块化楼梯段升降驱动块(1.7)内圈与模块化楼梯段升降滚珠丝杠(1.5)螺纹配合,外圈与模块化楼梯段(1.8)对应孔位配合并螺纹固定,模块化楼梯段升降电机(1.2)输出轴的转动,经滚珠丝杠传动转换为模块化楼梯段升降驱动块(1.7)沿模块化楼梯段升降滚珠丝杠(1.5)轴线方向即Z轴的移动,进而带动模块化楼梯段(1.8)沿Z轴移动;模块化楼梯段升降直线轴承(1.9)内孔与模块化楼梯段升降支承光轴(1.6)配合,外圈与模块化楼梯段(1.8)对应孔位配合并螺栓固定,模块化楼梯段升降支承光轴(1.6)两端分别固定在模块化楼梯段支承底板(1.3)和模块化楼梯段顶部限位板(1.10)上,增加模块化楼梯段(1.8)沿Z轴运动的稳定性,从而组合成高度可变的模块化楼梯节;到达指定位置后,模块化楼梯段(1.8)的沉孔端与固定式楼梯下段(1.1)或上一模块化楼梯段(1.8)的突出端配合,突出端与下一模块化楼梯段(1.8)的沉孔端配合,从而组合成一体化的楼梯;尾部模块化楼梯段(1.8)的突出端再插入桥面(10.1)的沉孔端,将楼梯与桥身连接在一起,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上下桥;所述的可伸缩防护栏组件(9)包括固定式栏杆(9.1)、伸缩式护栏杆体(9.2)以及伸缩式护栏销(9.3);固定式栏杆(9.1)直接插装在桥面(10.1)三侧以及固定式楼梯下段(1.1)和模块化楼梯段(1.8)的两侧,提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在楼梯和桥面固定段上的防护;一系列伸缩式护栏杆体(9.2)经伸缩式护栏销(9.3)连接,组合成总体长度可变的护栏,并经伸缩式护栏销(9.3)连接在桥面(10.1)两侧的固定式栏杆(9.1)上,提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辆在桥面伸缩段(10.7)上的防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理工学院,未经贵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41275.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流屏自动降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两个LLC交错并联的变换电路及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