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隧道废弃二衬爆破拆除及修复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3634.8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33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科;李野;刘百合;宋海丰;李向光;曹树强;刘福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3/00 | 分类号: | F42D3/00;F42D1/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爆破拆除隧道废弃二衬混凝土及修复施工方法。主要是为解决目前爆破易对非拆段二衬混凝土造成破坏,修复施工过程复杂的问题而发明的。在拆除段和非拆除段交界处开槽;将待拆除二衬部位分为若干个爆破段;在每个爆破段拉槽;利用拉槽形成的侧向临空面,爆破从中间向两侧推进;拉槽爆破沿隧道内壁打垂直孔,循环推进爆破沿隧道轴向打水平孔;拉槽爆破集中装药,循环爆破分层装药;采用非电导爆管起爆系统,齐发起爆;修复二衬防排水系统,铺设前对初支断面处理,待纵向、环向透水盲管埋设完毕后,铺设无纺布和防水板;二次衬砌采用台车施工;排气孔及注浆孔安装,拆模养护。优点是不会对非拆段二衬混凝土造成破坏,修复施工速度快。 | ||
搜索关键词: | 爆破 二衬 拉槽 修复 混凝土 爆破拆除 施工 拆除 装药 废弃 侧向 铺设 隧道 防排水系统 拆模养护 二次衬砌 起爆系统 施工过程 隧道内壁 透水盲管 垂直孔 防水板 交界处 临空面 排气孔 水平孔 隧道轴 无纺布 注浆孔 爆管 电导 分层 环向 开槽 台车 埋设 | ||
【主权项】:
1.隧道废弃二衬爆破拆除及修复施工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在拆除段和非拆除段交界处的拆除段一侧利用人工风镐开槽,槽宽40cm,开槽深度为30~35cm;将待拆除二衬部位分为若干个爆破段,每个爆破段长度为12m;在每个爆破段中间先拉一个宽3m的拉槽,该拉槽的长度为隧道断面拆除部位的周长;利用拉槽形成的侧向临空面,爆破从中间向两侧推进;拉槽爆破沿隧道内壁打垂直孔,循环推进爆破沿隧道轴向打水平孔,每个循环推进3m;在拉槽处的隧道内壁上打若干个垂直孔,在拉槽两侧的隧道内壁上打若干个水平孔;拉槽爆破参数:孔深0.30m,孔距0.35m,单孔装药量150g,单耗2.0kg/m3;循环爆破参数:孔深0.35m,孔距0.40m,单孔装药量350g,单耗1.5kg/m3;拉槽爆破集中装药,循环爆破分层装药,采用黄泥堵塞;选用的爆破器材:炸药为乳化炸药;雷管为非电毫秒延期导爆管雷管;起爆网路:为了确保安全准爆,采用非电导爆管起爆系统,齐发起爆;孔内采用MS‑7段非毫秒雷管,孔外采用MS‑3段非毫秒雷管延时,其中每2~10发非电雷管组成一簇,每组之间用一段连接,形成交叉复式网路用起爆器起爆;保证良好的填塞质量,炮孔堵塞时严禁堵塞物中夹杂碎石;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装药量,避免超量装药;修复二衬防排水系统:(1)铺设前对初支断面的处理:拆除二衬后人工清理初支面及二衬接头部位,然后重新顺接排水管及铺设土工布及防水板,对两端二衬施工缝人工凿槽安装橡胶止水带和止水条;旧防水板清理完后,观察初期支护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及时清理损坏周围松动部分,并进行复喷,复喷砼表面平整度应符合D/L≤1/10的要求,D为初期支护基面相邻两凸点凹进去的深度;L为基层相邻凸点间的距离,且L≤1m,然后进行防排水系统的重新铺设;(2)透水盲管设置:在初期支护和无纺布之间设置φ50mm环向及φ80mm纵向透水盲管,透水盲管材料选用单壁打孔波纹管,环向φ50mm及纵向φ80mm盲管设于地下水较发育处,环向盲管间距为10米一道,纵向盲管设置于边墙脚处,并每隔5‑10米设边墙泄水管将地下水引入洞内侧沟,要求环向及纵向盲管直接弯入隧道侧沟,纵向透水盲沟明暗衬砌段分别设置且不得连通,纵向盲管以分段排泄为原则,伸缩缝或沉降缝处为排水分坡点,以免水流沿缝渗透;(3)土工布、防水板的铺设:待纵向、环向透水盲管埋设完毕后,先铺设无纺布后铺设防水板,无纺布铺设先用作业台车将单幅无纺布固定到预定位置,然后用射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初喷砼面上,热熔衬垫及射钉呈梅花型布置,并左右上下成型固定,无纺布与喷砼表面密贴铺设,应平顺、无隆起无褶皱,无纺布搭接宽度不小于50mm;防水板铺设先用作业台车将单幅防水板固定到预定位置,先除尽防水板表面的灰尘,再用手动热熔器加热预定温度,速度焊接在固定无纺布的热熔衬垫上,防水板搭接宽度大于15cm,采用自动双缝热熔焊机,单条焊缝的有效宽度不小于15mm,防水板搭焊接后两条缝间留一条空气道,用于空气检测器检测焊接质量,分段铺设的防水板边缘部位应预留至少20cm搭接余量;防水板搭接缝应与变形缝、施工缝、围岩集中出水处防水薄弱环节错开,距离不应小于50cm;无纺布、防水板均采用“由上往下”铺设,自拱顶左右对称向下铺设至内轨面标高处铺设成整环;模筑混凝土衬砌:隧道二次衬砌采用整体式液压衬砌台车施工,砼由输送泵泵送入模,衬砌施工中及时埋设回填注浆的预埋φ20mm镀锌钢管及其它附属设施的预埋件,并在拱顶中线位置预埋φ42mm无缝钢管一根,用以在浇筑过程中排气使用;施工工艺如下:(1)台车就位:根据放线位置,移动台车就位,台车就位后对台车钢轨顶设置台车防溜装置;(2)混凝土浇筑:拆除段二衬采用C30模筑混凝土进行浇筑,浇筑拱墙混凝土时,由下向上对称浇筑,边墙部位混凝土采取埋管式浇筑,由液压泵直接顶压入模,挤压顶升式浇筑;采用分仓分口浇筑,拱部先采取退出式浇筑,最后用压入式封顶;混凝土用附着式振捣器和插入式振捣器联合捣固,保证混凝土内部密实,外部光滑,保护好预埋于混凝土内部的注浆管,防止其歪斜和倾倒,以确保二衬后回填注浆能顺利进行;(3)排气孔及注浆孔安装:①衬砌台车拱部径向排气孔:在衬砌台车顶部面板上两端及中部各设一个排气孔,采用法兰盘方式连接,排气孔兼做观察孔和注浆孔;径向排气管通过法兰盘连接,顶部管口与防水层顶紧,使防水层与基面密贴;②纵向排气管与注浆管安装:顶部纵向排气管与注浆管采用φ20mm~φ30mm的胶质软管或PVC管,管身布设梅花型益浆孔,孔径2~3mm,纵向间距≤30cm;顶部纵向排气管与注浆管安装采用预贴方式,固定点间距≤80cm;(4)拆模养护:当边、拱混凝土强度达到8MPa时,方可拆模,拆模后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4363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