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基原位自生颗粒增强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9999.1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阳;彭爽;蒋华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F3/115 | 分类号: | B22F3/115;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基原位自生颗粒增强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包括在底部带有喷嘴的坩埚中熔化金属,加入两种以上两种单质颗粒,通过颗粒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金属的原位自生颗粒,形成原位自生颗粒,设置一个可作三维运动的水平基板,设置水平基板控制程序,施加一定压力使含有原位自生颗粒的金属熔体从喷嘴中流出,熔体逐层凝固,堆积成形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在金属熔体中添加的单质颗粒之间以及单质颗粒与金属熔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得到原位自生颗粒,再通过原位自生颗粒的尺寸和体积来控制金属熔体的粘度,达到控制流动与成形的目的,解决了过去层间结合不好、不利于成形等问题,提出了一种金属基原位自生颗粒增强构件的制备新方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原位 自生 颗粒 增强 构件 制造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金属基原位自生颗粒增强构件的增材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底部带有喷嘴的坩埚中熔化金属,且温度保持在液相线以上,在金属熔体中添加不少于两种单质颗粒,在熔体所处的温度范围内,这些颗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不溶于金属的原位自生颗粒;通过搅拌使原位自生颗粒均匀分布在金属熔体中,其粘度由原位自生颗粒的粒径、颗粒的摩尔质量与金属熔体的摩尔质量的比例关系来控制,使粘度的变化不依赖于温度,将成形与层间结合的控制条件分开;B.在喷嘴下方设置一个可作三维运动的水平基板及其控制设备,喷嘴距离水平基板的距离为喷嘴内径的1~8倍;C.在水平基板控制设备中设置预定的程序,用于控制水平基板三维运动的方向和速度;D.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含有原位自生颗粒的金属熔体从喷嘴中流出,同时控制设备使水平基板以预定的方向和速度运动;E.含有原位自生颗粒的金属熔体在喷嘴与水平基板之间边凝固边随基板运动,金属熔体逐层凝固,堆积成形,得到金属基原位自生颗粒增强构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49999.1/,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