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叠前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50240.5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437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学华;蒋伟;张杰;蒋帅帅;贾江峰;张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4 | 分类号: | G01V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叠前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是一种石油地震勘探正演数值模拟技术,它首先利用纵波速度场把深度域地震数据转换为常速度深度域地震数据,然后从常速度深度域地震数据中提取深度域地震子波,再利用纵波速度模型将常速度深度域地震子波变换到深度域,得到一组匹配不同深度地层速度的深度域地震子波集合,利用深度域AVO反射系数对深度域地震子波进行加权,然后叠加即可得到叠前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角道集。该技术解决了深度域褶积模型不满足线性时不变条件的算法问题,可作为深度域地震数据的正演分析和深度域叠前参数反演的基础。 | ||
搜索关键词: | 深度域 地震数据 地震子波 合成地震记录 石油地震勘探 数值模拟技术 纵波速度模型 线性时不变 反射系数 深度地层 算法问题 褶积模型 速度场 再利用 反演 纵波 叠加 加权 匹配 制作 集合 转换 分析 | ||
【主权项】:
1.一种叠前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1)输入深度域地震数据、纵波速度、横波速度与密度参数模型,计算深度域地震AVO反射系数R(θ,iΔh),其中,θ为入射角度,Δh为深度域采样间隔,iΔh表示地震信号第i个采样点位置对应的深度;2)利用纵波速度场将深度域地震数据转换为速度是Vm的常速度深度域地震数据,提取依赖该速度的常速度深度域地震子波其中,Δhpse是常速度深度域的常采样间隔,j表示地震子波采样点序号,jΔhpse表示常速度深度域地震子波第j个采样点位置对应的深度;3)通过深度域纵波速度模型和速度Vm,将深度域采样间隔序列映射到常速度深度域,得到常速度深度域非一致性采样间隔序列;4)拾取常速度深度域地震子波波峰的深度位置,然后从常速度深度域非一致性采样间隔序列中抽取出深度域地震子波所需的采样间隔序列,进而计算深度域地震子波的非一致性采样深度序列,并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求取深度域地震子波在各采样点的值,得到待加权深度域地震子波Wi(jΔh),建立不同深度范围且依赖地层纵波速度的深度域地震子波集合;5)用深度域地震AVO反射系数R(θ,iΔh)加权对应的深度域地震子波Wi(jΔh)后,将它们叠加,得到叠前深度域合成地震记录角道集。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理工大学,未经成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50240.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油地震采集高速传输系统
- 下一篇:含油气盆地石油资源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