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素纳米晶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2564.2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745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余厚咏;王端超;张恒;周雨薇;宋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C08L1/04;C08B15/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0 | 代理人: | 金杭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素纳米晶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预处理后的生物质纤维素与混酸混合,在50‑130℃下反应2‑10h,反应结束后水洗、离心处理将混合液的pH值调至7,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2)将所得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倒入各种形状塑料模具,经过冷冻干燥即可得所设计形状的纤维素纳米晶海绵状材料。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易行、快捷高效,从生物质纤维素中提取,变废为宝,绿色环保可再生,并且多功能全生物降解。所得的纤维素纳米晶具有超高的长径比、呈长纳米线状、分子链可缠绕自组装成型、纳米晶表面可修饰基团丰富、高效的网捕效应等特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素 纳米 海绵 材料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纤维素纳米晶海绵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预处理后的生物质纤维素与混酸混合,在50‑130℃下反应2‑10h,其中生物质纤维素与混酸的固液比为1:30‑120g/mL,反应结束后水洗、离心处理将混合液的pH值调至7,得到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2)将步骤1)中的得到的纤维素纳米晶悬浮液置入模具中,冷冻干燥12‑48h即得海绵状的纤维素纳米晶材料。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52564.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