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化粪池废水中回收氮磷的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62209.3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17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邱立平;卢立泉;石亮;邱琪;宋茜茜;王琰;程仁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1/04;C01B25/45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李茜 |
地址: | 25002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一种从化粪池废水中回收氮磷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一体化装置主要由溢流池、预处理池、多功能检查井和结晶反应池组合而成。方法:污水通过用户排水管进入化粪池处理系统,首先通过格栅进入预处理池,污泥下沉,反应发酵产生气体由出气口排出或回收,污水上清液达到出水口最低水位线经管线进入结晶反应池。进入结晶反应池的污水首先通过轻质滤料层的截流和附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到结晶沉淀区,辅助加入氯化镁和碱性溶液,最大程度地使污水过流形成磷酸铵镁晶体,得以回收利用,处理后的污水流向市政污水管网。若水量激增或者预处理池突发故障,污水直接进入溢流池流入市政污水管网。本发明化粪池污物处理能力强,可回收氮磷营养盐,且能够实现污水处理与污水、污泥同时资源化利用的多重效果,有效降低了污水厂的氮磷负荷,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化处理技术,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从化 粪池 水中 回收 装置 方法 | ||
【主权项】:
1.一种从化粪池废水中回收氮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污水通过用户排水管进入化粪池处理系统,所述化粪池处理系统由溢流池、预处理池、多功能检查井和结晶反应池组合而成;其中,溢流池为污水进入体系的保障型构筑物,也作为预处理池检修时的备用池,通过出水管与结晶反应池底部连接;预处理池是一个固液气三相分离池,其中,污泥定期清掏,反应发酵产生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或收集,出水管延伸至结晶反应池;所述的溢流池为砖砌抹灰的方形结构,底部有出水管连至结晶反应池外部预留的系统出水渠,出水管上设置有止回阀,若出现水量激增或者预处理池突发事故,溢流池起临时进水作用,与预处理池相接部分设置导流堰;所述的预处理池分污泥层、气室和污水区三个部分,气室收集的气体由出气口排出或收集,污泥定期从预留清掏口进行清掏,污水由出水管流至结晶反应池继续处理,在预处理池进水口位置设置有格栅,格栅选用间距为50mm的细格栅,并做防腐保护处理;所述的结晶反应池由滤料填充层和结晶沉淀分离区组成;所述的多功能检查井设有爬梯、小型加药间、污泥清掏口和晶体回收收集口,旨在为其他单元服务;所述的滤料填充层中的滤料选用轻质陶粒,其密度为300‑500kg/m3,在水量恒定时滤料处于悬浮状态;所述的结晶反应池采用玻璃钢制作的预制结构,为倒三角漏斗形状;所述的小型加药间定量混合氯化镁溶液以补充镁离子,定期投加氢氧化钠溶液以调节pH值,用于污水至结晶沉淀分离区产生沉淀,利于回收;结晶反应池的出水口设置滤网;污水首先经过格栅流入预处理池,污泥下沉,反应发酵产生气体由出气口排出或回收,污水上清液达到出水口最低水位线经管线进入结晶反应池;步骤2、进入结晶反应池的污水首先经过轻质滤料层的截流和附着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流到结晶沉淀分离区,通过投加碱液,使pH控制在7.5‑9,由pH实时探测计监测,同时每天根据污水流量自动投加氯化镁溶液补充镁源,在结晶沉淀分离区使污水过流,最大程度形成磷酸铵镁晶体,污水经过滤网之后,将晶体从系统中回收出去,剩余清液流向市政污水管网,若水量激增或者预处理池突发故障,污水直接进入溢流池经连接管流向市政污水管网;步骤3、设置污泥清掏和晶体回收周期为180天,污泥清掏时首先将悬浮污泥层上层污水由污水排空预留口抽至溢流池,人工进入多功能检查井,通过清掏口进行机械清掏,晶体由晶体回收收集口进行收集,定期回收作缓释肥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大学,未经济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6220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污水管网的污水净化处理装置
- 下一篇:生态法污水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