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透明热电模块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4364.9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虞澜;宋世金;刘安安;胡建力;刘丹丹;樊堃;崔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5/34 | 分类号: | H01L35/34;C23C14/04;C23C14/08;C23C1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热电模块的制备方法,属于功能材料及器件领域。本发明所述方法首先采用脉冲激光沉积在双面抛光Al2O3(0001)单晶衬底的其中一个表面淀积P‑CuCr1‑xMgxO2薄膜,淀积过程用镍掩膜板Ⅰ遮挡衬底表面;然后将双面抛光Al2O3(0001)单晶衬底翻转180°,镍掩膜板Ⅰ位置不变,用脉冲激光沉积在单晶衬底的另一表面淀积N‑Zn1‑yAlyO薄膜;最后采用离子溅射在单晶衬底的边缘两侧制备金电极,淀积过程用镍掩膜板Ⅱ遮挡衬底的边缘两侧。本发明制备得到的透明热电模块为P‑CuCr1‑xMgxO2、N‑Zn1‑yAlyO薄膜间呈X形交叉分布,且金电极将P、N型薄膜依次连接成两个串联通路。本发明相比现有薄膜热电模块单位面积上的输出功率增大,衬底和电极材料用量减少,模块在可见光波段透过率高,肉眼观察为透明。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明 热电 模块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透明热电模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P型透明热电臂淀积: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以P‑CuCr1‑xMgxO2陶瓷为靶材,在双面抛光Al2O3(0001)单晶衬底的其中一个表面淀积P‑CuCr1‑xMgxO2薄膜,淀积过程中用镍掩膜板Ⅰ遮挡衬底表面,以获得P型透明热电臂阵列;(2)N型透明热电臂淀积:将步骤(1)中的双面抛光Al2O3(0001)单晶衬底翻转180°,镍掩膜板Ⅰ位置不变,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技术,以N‑Zn1‑yAlyO陶瓷为靶材,在双面抛光Al2O3(0001)单晶衬底的另一表面淀积N‑Zn1‑yAlyO薄膜,得到N型透明热电臂阵列;其中,每个条状P‑CuCr1‑xMgxO2薄膜和其背面对应的条状N‑Zn1‑yAlyO薄膜之间呈X形交叉分布;所述镍掩膜板Ⅰ的镂空掩膜图案为若干倾斜条状,条状之间相互平行、等距排列;(3)金电极制备:采用离子溅射技术在双面抛光Al2O3(0001)单晶衬底的边缘两侧上淀积金电极,淀积过程中用镍掩膜板Ⅱ遮挡双面抛光Al2O3(0001)单晶衬底的边缘两侧;淀积完成后进行退火;最终使每个金电极覆盖在P‑CuCr1‑xMgxO2薄膜和N‑Zn1‑yAlyO薄膜的连接处,使P‑CuCr1‑xMgxO2薄膜和N‑Zn1‑yAlyO薄膜依次连接,形成两个独立的串联通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64364.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