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0500.3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胡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黔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2 | 分类号: | A01G1/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遵义浩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12 | 代理人: | 张利秋 |
地址: | 561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整地施肥‑‑定植芦笋笋苗‑‑芦笋定植后的管理‑‑二次整地施肥‑‑马铃薯的种薯选择及催芽‑‑播种覆膜‑‑田间管理‑‑采收。本发明根据芦笋在贵州地区冬季会进行休眠的特性,采用芦笋与马铃薯的套种,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使用率;而且由于马铃薯由种植到采收,芦笋都处于休眠期,而芦笋得采收期处于马铃薯采收后的1‑2月,因此在芦笋地里套种马铃薯对芦笋产量的影响很小;另外马铃薯的种植时采用整薯播种也有效地保证马铃薯产质量。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芦笋 套种 马铃薯 栽培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芦笋套种马铃薯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施肥;选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在土层上撒施2‑3cm厚的牛羊粪便,晾晒1‑2天后,翻挖土层,翻挖深度为25‑30cm,然后按1.6‑1.8m的行距挖定植沟,沟深55cm、沟上宽45cm、下宽55cm;接着在沟底填上12‑15cm厚的底肥,然后再回填表土10‑12cm;(2)定植芦笋笋苗;将笋苗放入沟内,大壮苗每穴一株,弱小苗每穴两株.将根系伸向四周,芽眼顺沟朝同一方向,排成直线,便于管理培土和采收,一手扶住苗身,先盖少量土并压实,然后再盖细土4~5厘米,浇透水,水渗下后的再提土成垄, 垄宽55‑65cm,高20‑25cm,相邻两垄的间距为1.0‑1.3m,移栽后3~4天及时查苗补栽,防止缺苗;(3)芦笋定植后的管理;芦笋定植后15天进行一次中耕除草,疏松土壤,通气保墒,土壤水分保持60%~70%,过旱应适量浇水,雨季应挖排涝沟,防止存水烂根;(4)二次整地施肥;在芦笋定植后的第二年以及之后的每年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进行马铃薯的套种,套种马铃薯前,先剪除芦笋的枯萎枝干或过密枝干,然后将两垄间的走道中央的地块深翻15‑20cm,翻挖宽度为60‑65cm,在晾晒1‑2天后再在走道中央提土成垄,垄底宽65cm,垄面宽55cm,垄高20cm,接着在垄上间隔12‑15cm,开挖两行深20‑25cm下宽,沟底施入8‑10cm厚的底肥,在回填表土2‑5cm;(5)马铃薯的种薯选择及催芽;选取质量在40‑50g,外表平滑无伤的马铃薯作为种薯,在播种前40天放入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塑料大棚内,铺2‑3层并经常翻动,保证每个种薯都充分接触到阳光,待芽长到1.6‑1.8cm并出现幼根时即可播种;(6)播种覆膜;选择在10月中旬到11月下旬,将催芽完成的种薯进行播种,每垄2行,行距25‑28cm,株距20‑25cm,播好种后在覆土与垄面齐平,然后在垄上方覆膜;(7)田间管理;在马铃薯播种后约15‑18天,在地膜上覆土3‑5cm,避免地膜表面温度过高而烫苗,同时,覆土后幼苗可以自然顶出,不用人工放苗;在马铃薯发棵期、开花期、膨大期、淀粉积累期各灌水1次,做到灌水不漫垄,结合灌水注意中耕除草;全生育期灌水量控制在180‑220立方米;(8)采收;芦笋定植后的第二年四到五月份可少量采收,之后每年四到五月份则可大量采收;马铃薯种植后在第二年而到三月份几个采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黔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黔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80500.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