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荧光探针检测气体信号分子H2S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2609.9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0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曹达鹏;郭琳;王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化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61/12 | 分类号: | C08G61/12;C07D401/1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张立改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用荧光探针检测气体信号分子H2S的方法,属于荧光探针分子检测领域。选取合适的有机配体,通过镍‑催化的Yamamoto偶联反应制备出具有荧光性质的共价有机聚合物探针材料,在其他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能够选择性地传感H2S。本检测方法操作简便,信号直观、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实时原位检测。 | ||
搜索关键词: | 荧光探针检测 气体信号 荧光探针分子 有机聚合物 检测领域 偶联反应 实时原位 探针材料 荧光性质 有机配体 灵敏度 检测 传感 共价 制备 催化 直观 | ||
【主权项】:
1.一种荧光共价有机聚合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催化剂双‑(1,5‑环辛二烯)镍(Ni(cod)2)和2,2’‑联吡啶在无水无氧条件下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加入1,5‑环辛二烯,均匀搅拌半个小时,然后向溶液中分别加入配体2,6‑二溴吡啶与2,4,6‑三(4‑溴苯基)‑1,3,5‑三嗪(TBT),60~150℃下反应6~24个小时;冷却至室温,向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经过一系列的搅拌、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荧光共价有机聚合物COP‑409材料;荧光共价有机聚合物COP‑409材料的结构式如下:
n为5‑500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化工大学,未经北京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2609.9/,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