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层复合小口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7838.X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68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王女;张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A61L27/50;A61L27/16;A61L27/18;D01D5/00;D04H1/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永创新实专利事务所 11121 | 代理人: | 姜荣丽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复合结构小口径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医学领域。血管支架包括自内向外依次紧密排列的三层:内层是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的平行于轴向取向的纤维组成的管状支架,与血液流动方向一致,减少血液流动的阻力,且利于内皮细胞的生长粘附;中间层是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的垂直于轴向取向的纤维组成的管状支架,具有力学支撑作用;外层由静电纺丝法制备的无规纤维组成的管状支架,增强人工血管的力学性能。本发明可制备不同口径的血管支架,制备出的血管支架具有孔隙率高、弹性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并能够大量生产。该三层血管支架在医学临床血管移植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层 复合 小口径 血管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主权项】:
一种三层复合小口径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第一步,静电纺丝溶液的配置:将水溶性聚合物A在室温下溶于溶剂A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得到聚合物A的电纺液,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8%~10%;将聚合物B在室温条件下溶于溶剂B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即得到聚合物B的电纺液,溶液质量百分比浓度为10%~13%;第二步,水溶性模板纤维膜的制备:将第一步得到的聚合物A的电纺液装入容量为2mL的注射器中,注射器前端连接内径为0.6~1.2mm的不锈钢针头;注射器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不锈钢针管作为收集极,与高压电源负极相连;所述不锈钢针管与旋转电机A的转轴之间形成字形连接;静电纺丝电压为8~20kV,不锈钢针头与不锈钢针管间的距离为10~25cm,静电纺丝得到聚合物A的基底纤维膜,即水溶性模板纤维膜;所述旋转电机A的转速为500~1000r/min;第三步,三层结构血管支架中平行于轴向取向的内层纤维膜的制备:以第二步制备的聚合物A的基底纤维膜为接收基底,将聚合物B的电纺液装入容量为2mL的注射器中,注射器前端连接内径为0.6~1.2mm的不锈钢针头;注射器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不锈钢针管作为收集极,与高压电源负极相连;所述不锈钢针管与旋转电机A的转轴之间形成字形连接;静电纺丝电压为8~20kV,不锈钢针头与不锈钢针管间的距离调为10~25cm,旋转电机A转速500~1000r/min,静电纺丝得到聚合物B的平行于不锈钢针管轴向取向的内层纤维膜;第四步,三层结构血管支架中垂直于轴向取向的中层纤维膜的制备:以第三步制备的平行轴向取向的内层纤维膜为接收基底,将聚合物B的电纺液装入容量为2mL的注射器中,注射器前端连接内径为0.6~1.2mm的不锈钢针头;注射器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不锈钢针管作为收集极,与高压电源负极相连;所述不锈钢针管平行于旋转电机B的转轴,形成“一”字形连接;旋转电机B的转速为500~1000r/min;静电纺丝电压为8~20kV,不锈钢针头与不锈钢针管间的距离调为10~25cm,静电纺丝得到聚合物B的垂直于不锈钢针管轴向取向的中层纤维膜;第五步,三层结构血管支架中无规的外层纤维膜的制备:以第四步制备的垂直于不锈钢针管轴向取向的中层纤维膜为接收基底,将聚合物B的电纺液装入容量为2mL的注射器中,注射器前端连接内径为0.6~1.2mm的不锈钢针头;注射器针头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不锈钢针管作为收集极,与高压电源负极相连;所述不锈钢针管平行于旋转电机B的转轴,形成“一”字形连接;旋转电机B转速100r/min;静电纺丝电压为8~20kV,不锈钢针头与接收基底间的距离调为10~25cm,即得到聚合物B的无规的外层纤维膜;第六步,聚合物A的基底纤维膜的去除:将第五步中制备结束得到的以聚合物A的水溶性模板纤维膜为基底,聚合物B的三层纤维膜为外层的复合纤维膜放入水中浸泡,水溶性模板纤维膜溶解,实现脱管,脱管后50℃烘干,得到的纤维管即为目标人造血管支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197838.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