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06007.4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4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矶野宏;那须贵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W30/02 | 分类号: | B60W30/02;B60W10/08;B60W10/16;B60W10/1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熊传芳;苏卉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暂无信息 | 说明书: | 暂无信息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能够通过适当地控制驱动力源的输出转矩和向左右轮传递的转矩而使行驶稳定性提高。所述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构成为,基于驾驶者要求的驱动转矩和与车辆的姿态有关的数据来算出向左右车轮分别传递的目标转矩(步骤S13),基于左右车轮的滑移状态来校正左右车轮各自的目标转矩(步骤S15),以第一电流值来控制驱动用电动机,该第一电流值基于向一个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目标转矩与向另一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目标转矩之和来算出,以第二电流值来控制差动用电动机,该第二电流值基于向一个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目标转矩与向另一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目标转矩之差来算出。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转矩 车轮 校正 传递 驱动力控制装置 行驶稳定性 控制驱动 驱动力源 驱动转矩 输出转矩 电动机 滑移 转矩 驾驶 | ||
【主权项】:
1.一种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所述车辆具备:驱动用电动机;差动机构,从所述驱动用电动机被输入转矩,具备多个旋转要素且能够将输入的所述转矩向左右车轮传递;及差动用电动机,与所述差动机构中的任一个所述旋转要素连结,并且通过输出转矩来控制从所述差动机构向所述左右车轮传递的转矩的分配率,所述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对向所述驱动用电动机和所述差动用电动机通电的电流进行控制,所述控制器构成为,算出驱动转矩,所述驱动转矩是基于驾驶者的操作的要求转矩即使所述车辆加速的转矩及使所述车辆减速的转矩,基于算出的所述驱动转矩和与所述车辆的姿态有关的数据来算出向所述左右车轮分别传递的目标转矩,检测所述左右车轮各自的滑移状态,基于检测出的所述滑移状态来校正所述左右车轮各自的所述目标转矩,基于向一个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与向另一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之和来算出向所述驱动用电动机通电的第一电流值,并且基于向一个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与向另一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之差来算出向所述差动用电动机通电的第二电流值,以所述第一电流值控制所述驱动用电动机,以所述第二电流值控制所述差动用电动机,所述车辆的驱动力控制装置还具备制动器机构,该制动器机构构成为使与通电的电流对应的制动转矩作用于旋转部件,该旋转部件设于从所述驱动用电动机至所述差动机构的转矩的传递路径内,所述控制器还具备对向所述制动器机构通电的电流进行控制的功能,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基于向一个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与向另一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之和来算出向所述制动器机构通电的第三电流值,所述驱动用电动机是具有发电功能的电动机,所述控制器构成为,在向一个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与向另一车轮传递的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之和为制动转矩且该制动转矩大于所述驱动用电动机通过发电功能而能够产生的极限转矩的情况下,以所述驱动用电动机产生极限转矩的方式算出向所述驱动用电动机通电的第一电流值,并且以通过所述制动器机构产生从校正后的所述目标转矩之和减去所述极限转矩而得到的转矩的方式算出向所述制动器机构通电的第三电流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06007.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标识识别系统
- 下一篇:一种改性乙酰丙酮钙锌复合物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