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固态流变挤压铸造轴套零件的成形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22691.5 | 申请日: | 2016-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0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肖寒;李乃拥;赵斌;李通;段志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一种半固态流变挤压铸造轴套零件的成形模具,属于半固态流变成形领域。本发明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座、上固定板、凸模、凹模、型芯、套筒、上圆盘、下圆盘、下固定板等,凸模和复位杆压杆以法兰边形式固定在上模座与上固定板之间;凹模与下固定板连接,型芯底端以法兰边形式固定在下固定板和下模座之间,往上依次穿过下圆盘、上圆盘、套筒;套筒以法兰边形式固定在上圆盘和下圆盘之间,内部有型芯通过且间隙配合;上模座与下模座之间通过两个导柱和两个导套进行定位;复位杆位于凹模中央,底端与上圆盘接触但不连接;压机顶杆与液压机相连。本发明所述模具一次挤压过程可成形四个零件,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适用于大批量生产,而且操作简单、控制方便、流程短,可实现机械化控制,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一定指导意义。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流变 挤压 铸造 轴套 零件 成形 模具 | ||
【主权项】:
1.一种半固态流变挤压铸造轴套零件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模具包括上模座(1)、上固定板(2)、凸模(3)、凹模(4)、型芯(6)、套筒(7)、上圆盘(8)、下圆盘(9)、下固定板(10)、下模座(11)、压机顶杆(12)、复位杆压杆(15)、复位杆(16);上模座(1)的下表面与上固定板(2)连接,凸模(3)和复位杆压杆(15)以法兰边形式固定在上模座(1)与上固定板(2)之间;凹模(4)固定在下固定板(10)上,下固定板(10)与下模座(11)固定在液压机工作台上面;凹模(4)的上面设有一个或多个小空腔,下面为一个大空腔,每个小空腔对应一个凸模(3);上圆盘(8)与下圆盘(9)位于凹模(4)的大空腔内,上圆盘(8)与下圆盘(9)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下圆盘(9)的下表面与下固定板(10)的上表面之间接触但不连接;每个小空腔对应一个型芯(6),每个型芯(6)对应一个套筒(7),型芯(6)底端以法兰边形式固定在下固定板(10)和下模座(11)之间,从下往上依次穿过下圆盘(9)、上圆盘(8)、套筒(7)、小空腔;套筒(7)以法兰边形式固定在上圆盘(8)和下圆盘(9)之间;型芯(6)位于套筒(7)的内部,且型芯(6)与套筒(7)之间为间隙配合,套筒(7)与凹模的小空腔之间也为间隙配合,型芯(6)的高度高于套筒(7)的高度;凸模(3)、小空腔、型芯(6)和套筒(7)组成型腔;复位杆(16)位于凹模(4)中央,底端与上圆盘(8)接触但不连接,上端与凹模(4)上表面平齐;压机顶杆(12)与液压机相连,复位杆压杆(15)、复位杆(16)、压机顶杆(12)在一条直线上;上模座(1)与下模座(11)之间通过导向装置进行定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22691.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换档轴多功能性能检测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无内圈轴承寿命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