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氨基硅烷改性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41789.5 | 申请日: | 2016-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038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江华;张洋;吴煜;王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3/075 | 分类号: | C08J3/075;C08J3/09;C08J9/28;C08J7/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君陶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15 | 代理人: | 沈根水 |
地址: | 210037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是一种氨基硅烷改性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方法,包括:1)使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变成半透明胶体;2)将纳米纤维素胶体挤出成球形或短棒状水凝胶;3)使成型的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变成醇凝胶;4)制得纳米纤维素气凝胶;5)气态有机胺在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表面进行吸附;6)真空回收剩余的有机胺催化剂;7)气态氨基硅烷与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化学反应;8)真空回收未反应的氨基硅烷;9)制得相应的氨基硅烷化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优点:1)消除液相改性过程中所遇到的溶剂回收、分离过程,简化了胺基化改性的工艺;2)保持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原始微观三维网络结构,提高改性接枝密度和均匀性;3)过程简单效率高成本低。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纤维素 气凝胶 氨基硅烷改性 氨基硅烷 真空回收 水凝胶 纳米纤维素悬浮液 纳米纤维素胶体 三维网络结构 有机胺催化剂 化学反应 氨基硅烷化 气凝胶表面 分离过程 改性过程 改性接枝 溶剂回收 胺基化 半透明 醇凝胶 短棒状 均匀性 消除液 有机胺 改性 吸附 成型 挤出 微观 | ||
【主权项】:
1.一种氨基硅烷改性纳米纤维素气凝胶的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变成半透明胶体;(2)将纳米纤维素胶体挤出成球形或短棒状水凝胶;(3)使成型的纳米纤维素水凝胶变成醇凝胶;(4)制得纳米纤维素气凝胶;(5)气态有机胺在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表面进行吸附;(6)真空回收剩余的有机胺催化剂;(7)气态氨基硅烷与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化学反应;(8)真空回收未反应的氨基硅烷;(9)制得氨基硅烷化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所述步骤(1)使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变成半透明胶体:称取粉末状纳米纤维素,室温下分散到去离子水中,配制质量百分数为2‑4%纳米纤维素悬浮液;在功率为200‑500w下,超声处理该悬浮液2‑5min,使该悬浮液变成半透明胶体;所述步骤(2)将纳米纤维素胶体挤出成球形或棒状水凝胶:用出口直径1‑4mm的自动成型器将纳米纤维素胶体挤出成球形或长度为5‑15mm的棒状水凝胶于0.02‑1.0M的CaCl2溶液中,固液比为1‑10 V/V,室温下静置8‑12h;所述步骤(5)气态有机胺在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表面进行吸附:将成型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平铺在双层真空反应釜中的多孔板上,加盖密封,启动真空系统,使反应釜中的绝对压强降至10‑40kPa,按每克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添加0.3‑1.0mol计算,在上述反应釜中加入适量的C3‑C5无水正构有机胺,在温度为25‑30℃、反应釜绝对压强为10‑40kPa下,将反应釜保温30‑50min;所述步骤(7)气态氨基硅烷与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进行化学反应;按每克纳米纤维素气凝胶添加20‑40mL,在反应釜内添加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一甲氧基硅烷或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或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三甲氧基硅烷;控制反应釜内部绝对压强为80‑100Pa,将反应釜温度升高到110‑130℃,开始计时,反应进行10‑16h。所述步骤(9)制得氨基硅烷化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在温度为35‑50℃,压力为10‑50MPa条件下,对氨基硅烷化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时间为1‑3h,脱除残留的氨基硅烷,得到相应的氨基硅烷化的纳米纤维素气凝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林业大学,未经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41789.5/,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