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内泄漏显示的单作用液压缸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4019.4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7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钱雪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9/00;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孙彬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内泄漏显示的单作用液压缸,包括缸体、第一螺钉、第二螺钉、上端盖、活塞、活塞杆、弹簧、活塞第一密封、活塞第二密封、胶管支架、空气过滤器、透明胶管、密封垫、中空螺钉和铰接接头等;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带内泄漏显示的单作用液压缸,在单作用液压缸非工作腔的侧面安装了透明胶管,当单作用液压缸活塞上的密封存在微量泄漏,通过观察透明胶管内的液面位置就可以掌握单作用液压缸的内泄漏状况,如果液面高出一定位置,通过透明胶管释放单作用液压缸非工作腔内的油液,防止产生油液外泄漏。本发明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以掌握单作用液压缸的内泄漏状况,防止产生油液外泄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漏 显示 作用 液压缸 | ||
【主权项】:
一种带内泄漏显示的单作用液压缸,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1)、第一螺钉(2)、第二螺钉(14)、上端盖(3)、活塞(4)、活塞杆(5)、弹簧(6)、活塞第一密封(7)、活塞第二密封(8)、胶管支架(9)、空气过滤器(10)、透明胶管(11)、密封垫(13)、中空螺钉(16)和铰接接头(17);所述缸体(1)呈“凹”字型,所述缸体(1)的下部开设有液压缸进油口(1‑1)、液压缸第一通油路(1‑2)和液压缸第二通油路(1‑3),所述液压缸进油口(1‑1)位于缸体(1)的侧壁,液压缸进油口(1‑1)、液压缸第一通油路(1‑2)、液压缸第二通油路(1‑3)和缸体(1)内部相连通,形成“L”型通路;所述上端盖(3)由安装法兰(3‑1)、筒体(3‑2)和上盖板(3‑3)组成,安装法兰(3‑1)、筒体(3‑2)和上盖板(3‑3)从下至上焊接成一个整体的上端盖(3),所述筒体(3‑2)的左侧下部开设有径向贯穿筒体的第二螺纹孔(3‑5),筒体(3‑2)的右侧上部开设有径向贯穿筒体的第一螺纹孔(3‑4);所述胶管支架(9)带有中心通孔,胶管支架(9)固定安装在筒体(3‑2)的左侧上部;所述中空螺钉(16)内部开设有中空螺钉第一通油路(16‑2)和中空螺钉第二通油路(16‑1);所述铰接接头(17)内部开设有环形油腔(17‑1)和铰接接头通油路(17‑2),铰接接头通油路(17‑2)和环形油腔(17‑1)相互连通;所述中空螺钉(16)插入并通过铰接接头(17)的中心孔,拧入筒体(3‑2)的第二螺纹孔(3‑5),把铰接接头(17)安装在筒体(3‑2)的左侧,中空螺钉(16)、铰接接头(17)、筒体(3‑2)的左侧外壁之间安装有相应的密封;所述铰接接头(17)的上部插入透明胶管(11)的下端,形成密封连接;所述透明胶管(11)的上部插入胶管支架(9)的中心通孔,透明胶管(11)可靠安装在筒体(3‑2)的左侧,并且,第二螺纹孔(3‑5)、中空螺钉第一通油路(16‑2)、中空螺钉第二通油路(16‑1)、环形油腔(17‑1)、铰接接头通油路(17‑2)和透明胶管(11)的内孔相互连通;所述空气过滤器(10)安装在筒体(3‑2)右侧上部的第一螺纹孔(3‑4)内;所述活塞(4)的周向安装有活塞第一密封(7)和活塞第二密封(8);所述活塞(4)和活塞杆(5)组合成一体,并安装在缸体(1)的内部,活塞(4)连同活塞杆(5)、活塞第一密封(7)和活塞第二密封(8)能够在缸体(1)的内部上下移动;所述弹簧(6)套装在活塞杆(5)上;所述上端盖(3)通过第一螺钉(2)和第二螺钉(14)紧固安装在缸体(1)的上端,上端盖(3)和缸体(1)之间安装有密封垫(13),活塞杆(5)从上端盖(3)的上盖板(3‑3)中心孔穿出,弹簧(6)的下端抵紧活塞(4)的上表面,弹簧(6)的上端抵紧上盖板(3‑3)的下表面,活塞(4)的下表面和缸体(1)的“凹”字型内部下方之间形成液压缸下腔(12),活塞(4)的上表面和缸体(1)的内部上方及筒体(3‑2)的内部之间形成液压缸上腔(15),活塞(4)和活塞杆(5)在弹簧(6)的作用下,其起始位置处于缸体(1)的内部最下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未经河海大学常州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54019.4/,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车前围(金钱龟)
- 下一篇:电动车置物箱(骏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