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层叠加式辊道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611255499.6 | 申请日: | 2016-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6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维军;黄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凌达磁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06 | 分类号: | F27B9/06;F27B9/24;F27B9/12;F27B9/30;F27B9/36;F27B9/38;F27B9/40;F27D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叠加式辊道窑炉,包括窑体和自动进出料循环系统;窑体包括下层窑体和上层窑体,上层窑体的前端设有进料口,下层窑体的前端设有出料口,上层窑体的后端与下层窑体的后端对齐,自动进出料循环系统包括与进料口对应设置在进料机构、与出料口对应设置的出料机构和用于将上层窑体内的物料转运至下层窑体内的物料转运机构;上层窑体和下层窑体内分别设有辊道;沿着物料的前进方向,窑体内依次设有余热预热段、预烘干段、烘干段、升温段、烧结区和降温区,预烘干段包括靠近余热预热段的余热预烘干段和远离余热预热段的加热预烘干段;降温区内设有抽风机,抽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余热预热段和余热预烘干段相连通。 | ||
搜索关键词: | 窑体 余热 预烘干 下层 预热段 上层 体内 自动进出料 辊道窑炉 双层叠加 循环系统 抽风机 出料口 进料口 物料转运机构 出料机构 进料机构 物料转运 对齐 出风口 烘干段 降温区 烧结区 升温段 辊道 加热 | ||
【主权项】:
1.一种双层叠加式辊道窑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窑体和自动进出料循环系统;所述窑体包括下层窑体和设置在所述下层窑体上方的上层窑体,所述上层窑体的前端设有进料口,所述下层窑体的前端设有出料口,所述上层窑体的后端与所述下层窑体的后端对齐,所述自动进出料循环系统包括与所述进料口对应设置在进料机构、与所述出料口对应设置的出料机构和设置在所述上层窑体后端与下层窑体后端之间用于将所述上层窑体内的物料转运至所述下层窑体内的物料转运机构;所述上层窑体和下层窑体内分别设有用于驱动物料前进的辊道;沿着所述物料的前进方向,所述窑体内依次设有余热预热段、预烘干段、烘干段、升温段、烧结区和降温区,其中,所述余热预热段和预烘干段设置在所述上层窑体内,所述烘干段、升温段、烧结区和降温区设置在所述下层窑体内;所述预烘干段包括靠近所述余热预热段的余热预烘干段和远离所述余热预热段的加热预烘干段;所述降温区内设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出风口分别与所述余热预热段和余热预烘干段相连通;所述进料机构包括上料辊道、用于将物料提升至所述上层窑体所在高度位置的提升机构和用于将物料输送至所述进料口的送料辊道;所述提升机构包括提升机架和提升料架,所述提升机架的顶部设有提升电机和旋转配合安装在所述提升机架上的提升横梁,所述提升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提升横梁之间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提升横梁转动的蜗轮蜗杆减速器Ⅰ,所述提升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上部链轮,所述提升机架的下部与所述上部链轮一一对应设有下部链轮,对应的所述上部链轮和下部链轮之间设有提升链,两根所述提升链分别与所述提升料架固定连接;所述提升料架包括接料辊道,所述接料辊道的下方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接料辊道转动的接料电机;所述送料辊道包括与所述接料辊道对接并与设置在所述上层窑体内的辊道平行的辅助辊道,所述辅助辊道与设置在所述进料口处的所述辊道之间设有链式送料机构,所述余热预热段、预烘干段、烘干段、升温段、烧结区和降温区的长度之比为7.5:22.5:6:10:8:21,且所述余热预烘干段与所述加热预烘干段之间的长度之比为12.5:10,所述电阻丝加热段与所述碳硅棒加热段之间的长度之比为4:6;所述双层叠加式辊道窑炉还包括自动温控系统,自动温控系统控制窑体内的温度曲线为:上层窑体1内的温度沿着物料前进方向逐渐增高,且上层窑体1内的温度曲线为:y=T1x/30a+T0其中,a为窑体的单元长度,即余热预热段、预烘干段、烘干段、升温段、烧结区和降温区的长度分别为7.5a,22.5a,6a,10a,8a,21a,本实施例的a=1米;T1为上层窑炉1后端的最高温度,当本实施例的双层叠加式辊道窑炉用于烧结永磁铁氧体时,T1=400℃;T0为室温;烘干段8和升温段9内的温度曲线为:y=(T2‑T1)(x‑30a)/16a+T1其中,T2为烧结温度,当本实施例的双层叠加式辊道窑炉用于烧结永磁铁氧体时,T2=1200‑1260℃;烧结区10内的温度曲线为:y=T2;降温区11内的温度曲线为:y=(T3‑T2)(x‑54a)/21a+T2其中,T3为设定的出料温度,本实施例的出料温度设定为室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凌达磁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凌达磁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1125549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尼龙6切片干燥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钠硫电池固体电解质管烧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