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电机行星齿轮传动矿井提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26566.6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72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正明;项载毓;伍星;贺玮;刘畅;伞红军;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B15/08 | 分类号: | B66B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电机行星齿轮传动矿井提升机,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电动机Ⅰ、减速器Ⅰ、制动器、卷筒、减速器Ⅱ、电动机Ⅱ、行星轮、输出轴、联轴器、输入轴、轴承支撑座、支撑座、行星轮支撑轴、螺栓、支撑轴承Ⅰ、输入齿圈Ⅰ、制动片、端部盖板、加强筋、中部支撑板、输入齿圈Ⅱ、支撑轴承Ⅱ。本实用新型有效降低整机的能源消耗;工作方式将更为灵活,载荷大小及矿井深度的适应范围更大;有效地节省工作场地的使用空间,从而降低了生产与使用成本;有效地提高矿井提升机的可靠性,降低矿井提升机在作业过程中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能有效防止因工作人员视觉和肢体上的疲劳引起的误操作。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行星 齿轮 传动 矿井 提升 | ||
【主权项】:
一种双电机行星齿轮传动矿井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动机Ⅰ(1)、减速器Ⅰ(3)、制动器(4)、卷筒(5)、减速器Ⅱ(6)、电动机Ⅱ(7)、行星轮(10)、输出轴(11)、联轴器(12)、输入轴(13)、轴承支撑座(14)、支撑座(15)、行星轮支撑轴(16)、螺栓(17)、支撑轴承Ⅰ(19)、输入齿圈Ⅰ(20)、制动片(21)、端部盖板(22)、加强筋(23)、中部支撑板(24)、输入齿圈Ⅱ(25)、支撑轴承Ⅱ(26);所述减速器Ⅰ(3)和减速器Ⅱ(6)箱体由轴承端盖(2)、输入侧箱体(8)、中部支撑板(18)、输出侧箱体(9)组成,中部支撑板(18)经螺栓(17)连接固定于输出侧箱体(9),输入侧箱体(8)经螺栓连接固定于输出侧箱体(9),轴承端盖(2)经螺栓连接固定于输入侧箱体(8),将电动机Ⅰ(1)的底座、电动机Ⅱ(7)的底座、减速器Ⅰ(3)和减速器Ⅱ(6)的支撑座(15)、制动器(4)与作业场地进行固定连接,内部设置有端部盖板(22)、加强筋(23)、中部支撑板(24)的卷筒(5)两端分别支撑于减速器Ⅰ(3)和减速器Ⅱ(6)上的轴承支撑座(14),并且卷筒(5)通过支撑轴承Ⅰ(19)和支撑轴承Ⅱ(26)绕着轴承支撑座(14)转动;电动机Ⅰ(1)的输出轴(11)经联轴器(12)与减速器Ⅰ(3)的输入轴(13)连接,驱动减速器Ⅰ(3)进行工作,经减速器Ⅰ(3)减速后,由支撑于减速器Ⅰ(3)上行星轮支撑轴(16)的行星轮(10)经轴承支撑座(14)上的卷筒(5)的输入齿圈Ⅰ(20)驱动卷筒(5)进行人员或物资的提升或降落作业;电动机Ⅱ(7)的输出轴(11)经联轴器(12)与减速器Ⅱ(6)的输入轴(13)连接,驱动减速器Ⅱ(6)进行工作,经减速器Ⅱ(6)减速后,由支撑于减速器Ⅱ(6)上行星轮支撑轴(16)的行星轮(10)经轴承支撑座(14)上的卷筒(5)的输入齿圈Ⅱ(25)驱动卷筒(5)进行人员或物资的提升或降落作业;制动器(4)共有6个,其中4个为卷筒(5)的制动器,2个分别为电动机Ⅰ(1)和电动机Ⅱ(7)的制动器;所述卷筒(5)的制动器的盘型闸上设置有霍尔效应转速传感器并用于采集制动片(21)的转速信号,所述电动机Ⅰ(1)和电动机Ⅱ(7)的输出轴(11)各设置有一个霍尔效应转速传感器并用于采集输出轴(11)的转速信号;制动片(21)焊接于卷筒(5)的外圆弧面之上,且卷筒(5)两端各焊接一个,制动片(21)在卷筒(5)上的焊接位置与端部盖板(22)在卷筒(5)上的焊接位置相同。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26566.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