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钳位模块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620085608.3 | 申请日: | 2016-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35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2 |
发明(设计)人: | 邓贻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景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神州众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51 | 代理人: | 刘汉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非对称钳位模块电路,涉及钳位电路技术领域;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负载电压输出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即为第一电压值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负载电压输出端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为第二电压值输出端;其有益效果是:灵活性强,精度高,可精确保护负载不受过压过流冲击。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模块 电路 | ||
【主权项】:
一种非对称钳位模块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一运算放大器以及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一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二电阻的一端,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一电容的一端以及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负载电压输出端以及第一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后,同时连接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上连接着第三电阻,第三电阻的另一端即为第一电压值输出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接地端;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至第五电阻的一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至负载电压输出端以及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上还连接着第八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即为第二电压值输出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至接地端;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之间还设置着第二电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景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景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085608.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