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捡拾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06409.6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396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28 |
发明(设计)人: | 常数数;龚智强;杨道明;梁三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巢湖学院 |
主分类号: | E01H1/04 | 分类号: | E01H1/04;E02B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刘淑芹 |
地址: | 238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捡拾机器人,包括:车身、行走机构和抓取机构等。车身前部安装有高精度摄像头;其两端安装有行走机构;车身的内部以隔板分成上、下两部分,隔板上部安放控制器、平衡传感器、驱动马达二;隔板下部安装平衡机构;车身后部开设有垃圾箱;车身上方安装有抓取机构。在陆地上工作时,前后四个内置驱动带动主动轮转动通过履带与地面接触前进;在水中作业时,驱动马达反转,叶片从主动轮中被推出并拨水前行。通过机械臂姿态的调整以及多自由度机械手可精准的捡拾垃圾。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垃圾清理效率高、捡拾精确等特点,减少人工参与垃圾清理的繁琐过程。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陆 两栖 垃圾 捡拾 机器人 | ||
【主权项】:
一种水陆两栖垃圾捡拾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连接杆(2)、从动轮(3)、履带(4)、平衡机构(5)、驱动马达二(6)、隔板(7)、车身(8)、固定座(9)、高精度摄像头(10)、机械手(11)、机械手指(12)、伸缩臂(13)、机械臂三(14)、液压缸一(15)、机械臂二(16)、液压缸二(17)、机械臂一(18)、转动马达(19)、转向台(20)、主动杆(21)、连杆(22)、从动杆(23)、液压缸二(17)、上面板(25)、移动面板(26)、垃圾箱上盖(27)、垃圾箱侧盖(28)、垃圾箱(29)、主动轮(30)、支腿(31)、平衡传感器(32)、控制系统(33)、蓄电池(34);所述车身(8)内部以隔板(7)分为上、下两层;所述平衡传感器(32)通过螺钉固定在隔板(7)的四角处;所述驱动马达二(6)通过固定座(9)以螺栓连接在隔板(7)上;所述主动杆(21)的一端通过键连接在驱动马达二(6)的转轴上;所述从动杆(23)的一端通过焊接连接支腿(31)上;所述连杆(22)的两端分别通过铰链与主动杆(21)和从动杆(23)连接;所述控制系统(33)通过的前端和伸缩臂(13)的前端通过螺钉连接有高精度摄像头(10);所述转动马达(19)安装在转向台(20)内;所述机械臂一(18)固连在转动马达螺钉连接在隔板(7)的中部;所述液压缸三(24)通过螺栓连接在隔板(7)上;所述垃圾箱(29)安装在车身(8)的后部;所述平衡机构(5)安放在隔板(7)的下侧;所述行走机构(1)安装在车身(8)两侧;所述上面板(25)通过螺栓连接在车身(8)上;所述蓄电池(34)通过螺栓安装在上面板(25)上;所述转向台(20)通过焊接连接在上面板(25)上;所述车身(8)的转轴上;所述机械臂二(16)通过铰链与机械臂一(18)连接;所述机械臂三(14)通过铰链与机械臂二(16)连接;所述液压缸一(15)的液压杆外端通过铰链与机械臂三(14)连接,其缸体通过铰链与机械臂二(16)连接;所述液压缸二(17)的液压杆外端通过铰链与机械臂二(16)连接,其缸体通过铰链与机械臂一(18)连接;所述伸缩臂(13)与机械臂三(14)形成移动副;所述机械手(11)包括三个机械手指(12)分别与伸缩臂(13)形成转动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巢湖学院,未经巢湖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06409.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卫工用扫帚异物快速清除装置
- 下一篇:轻型助力扫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