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管连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20390.0 | 申请日: | 2016-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69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14 |
发明(设计)人: | 刘相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相利 |
主分类号: | A61M39/10 | 分类号: | A61M39/10;A61M39/2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周智博;宋铁军 |
地址: | 110001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流管连接头,包括管体,在管体上设置有阀门开关及注药、留检口。其带有阀门开关及注药、留检口,这样当需要术中留置时,如需闭管就只需要管壁阀门即可,无需另行用止血钳夹闭,其使用十分方便,另外,注药、留检口可方便注药和留检。 | ||
搜索关键词: | 流管 接头 | ||
【主权项】:
一种流管连接头,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上设置有阀门开关(2)及注药、留检口(3);在注药、留检口上设置有临时封闭的帽(4);帽(4)与注药、留检口为螺纹配合封闭;阀门开关(2)包括旋转翻板(5)和驱动杆(6);旋转翻板(5)设置在管体(1)内并通过转轴(7)在管体(1)内实现转动,旋转翻板(5)的外沿与其所在的管体(1)内壁的形状相适应,当旋转翻板(5)的板正面旋转至与管体(1)轴向方向垂直时实现阀门关闭;在旋转翻板(5)内设置有由上竖腔(8)和下横腔(9)构成的“T”形空腔,驱动杆(6)为能在上竖腔(8)内上下移动的结构,驱动杆(6)的上部在使用时能伸出管体(1)外,驱动杆(6)的上端设置有上拉弹簧(10),上拉弹簧(10)缠绕在驱动杆(6)上部,上拉弹簧(10)上端与管体(1)内壁连接,上拉弹簧(10)下端连接驱动杆(6)并在驱动杆(6)向下移动时伸长以保持对驱动杆(6)向上的拉力,驱动杆(6)的下端设置有横杆(14),横杆(14)与驱动杆(6)形成T形结构,当驱动杆(6)向下移动至最低点并旋转90度后,横杆(14)卡在下横腔(9)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相利,未经刘相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2039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脊椎病治疗仪及其支架
- 下一篇:一种皮肤给药滚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