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转辙机中的动、静接点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181888.8 | 申请日: | 2016-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98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树东;李来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铁科铁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5/06 | 分类号: | B61L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3003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转辙机中的动、静接点组,包括与转辙机内动接点支架连接的动接点组,固定安装在接点座上的静接点组,所述动接点组和静接点组采用面接触,和传统的线接触式动接点组和静接点组线接触相比,彻底避免因外界因素而造成的虚接或者断路问题,具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且动接点组的接触件采用预埋设计不仅提高了其强度,还避免因列车强烈的振动而造成的脱落问题,同时还减少了零件的个数,降低了检修成本。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能性能可靠、提高道岔转换的稳定性、提高列车的安全运行,而且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转辙机 中的 接点 | ||
【主权项】:
一种铁路转辙机中的动、静接点组,包括与转辙机内动接点支架连接的动接点组,固定安装在接点座上的静接点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接点组包括由绝缘材质制成的动接点块,所述动接点块为长条型,动接点块的长度方向的两侧面为平面结构,动接点块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所述动接点块沿长度方向预埋有三个由金属制成的动接点柱,三个动接点柱距离动接点块上表面的高度一致;相邻的动接点柱之间的间距相等;在相邻的动接点柱之间设有安装孔;所述动接点块的下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定位槽,所述安装孔贯穿定位槽;所述动接点柱包括预埋段和接点段,所述预埋段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接点段的截面形状是依接点段的截面水平中心线呈对称布置的两个楔形结构,两个楔形结构的楔形面分别自截面水平中心线向截面竖直中心线方向倾斜;两个楔形结构结合处在截面水平中心线位置圆弧平滑过渡;所述静接点组包括静接点块、接点片、补强片及固定件,上述的静接点块上设有三个接点位,每个接点位上均安装有两组成对称设置的接点片和补强片;两组接点片和补强片之间所述静接点块上设有隔离条;隔离条将两侧接点片隔离,形成接点入口;在隔离条的两侧设有同时插装接点片和补强片的插槽;在插槽一侧设有用于固定接点片和补强片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配装固定件;在上述三个接点位之间相邻的节点为之间设有静接点块固定孔;插装在同一个插槽内的接点片位于补强片的外侧;其中所述补强片包括水平插装部和向外拱形的补强部;所述水平插装部的一端设有固定片;固定片上设有补强片固定孔,所述补强部的端部设有弧形折弯;所述接点片依次包括水平插装部和第一拱形部和第二折弯部,所述水平插装部的一端设有固定片;水平插装的另一端为第一拱形部,所述第一拱形部相对水平插装部向外拱形,第二折弯部自第一拱形部的尾端向内侧折弯,第一拱形部和第二折弯部的折弯处圆弧过渡;上述第二折弯部的外侧面为平面结构,且向接点位水平中心线倾斜;在同一接点位两组成对称设置的接点片和补强片形成与动接点组接点柱的接点段的楔形结构吻合的楔形接点入口;所述补强片的补强部的端部与第一拱形部和第二折弯部的折弯处内圆弧面的下节点贴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铁科铁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铁科铁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181888.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零件转运直线平板车
- 下一篇:一种脚刹新型臂杆与导向板的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