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线圈结构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37364.6 | 申请日: | 2016-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89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涂聪;王军华;蔡昌松;罗思思;刘雨薇;赵昇明;罗郅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8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彭艳君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供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线圈结构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充电站充电区域,还包括无线连接的充电站功率发射单元和机器人功率接收单元;充电站功率发射单元包括顺序连接的工频电源、重力感应装置、信息解调模块、功率控制模块、功率振荡模块和电磁发射线圈;机器人功率接收单元包括顺序连接的机器人接收线圈、信息调制模块、电池信息检测模块、整流稳压模块和机器人电池;充电站功率发射单元设置在充电站充电区域。该无线充电系统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工作运行时对人工操控要求较低,能高效地为智能机器人充电。该无线充电系统的充电站能根据机器人的停靠位置,设计不同充电方案,减小电能损耗,提升电能传输效率。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圈 结构 机器人 无线 充电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多线圈结构机器人无线充电系统,包括充电站充电区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无线连接的充电站功率发射单元(1)和机器人功率接收单元(2);所述充电站功率发射单元(1)包括顺序连接的工频电源(11)、重力感应装置(12)、信息解调模块(13)、功率控制模块(14)、功率振荡模块(15)和电磁发射线圈(16);所述机器人功率接收单元(2)包括顺序连接的机器人接收线圈(21)、信息调制模块(22)、电池信息检测模块(23)、整流稳压模块(24)和机器人电池(25);所述充电站功率发射单元设置在所述充电站充电区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37364.6/,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座
- 下一篇:一种车路协同路灯节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