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轴承套圈的内圈沟道磨超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288242.X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9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竺敏超;赵修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明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19/02 | 分类号: | B24B19/02;B24B49/00;B24B3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毛翔威 |
地址: | 315113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的内圈沟道磨超一体机,包括机床,在机床上设有磨削装置、磨沟检测装置以及超精加工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的内圈沟道的效率问题,通过将磨削装置、磨沟检测装置和超精加工装置安装在一起,提升了轴承套圈的内圈加工效率,同时加工精度稳定性高。另外增加砂轮修整器,使得该磨超一体机的使用寿命更高,精度更强。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轴承 内圈 沟道 一体机 | ||
【主权项】:
一种全自动轴承套圈的内圈沟道磨超一体机,包括机床(1‑1),其特征在于:在机床(1‑1)上设有磨削装置(1)、磨沟检测装置(2)以及超精加工装置(3),其中磨削装置(1)主要由安装在机床(1‑1)上的砂轮组件和滑动组件组成,所述砂轮组件由砂轮(1‑2)以及带动砂轮(1‑2)转动的驱动电机(1‑3)组成,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托板(1‑4)以及可随托板(1‑4)作左右往复运动的竖直面板(1‑5),在上述竖直面板(1‑5)上设有落料槽道(1‑6)、加工位(1‑7)以及传输工件从落料槽道(1‑6)到加工位(1‑7)的送料组件,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送料摆臂(1‑11)和送料气缸(1‑12),其中送料摆臂(1‑11)的一端通过第一铰接轴(1‑13)与送料气缸(1‑12)连接,另一端上连接有送料机械手(1‑14),上述送料摆臂(1‑11)在送料气缸(1‑12)的带动下绕第一铰接轴(1‑13)在落料槽道(1‑6)和加工位(1‑7)之间作回转动作,同时还在送料气缸(1‑12)的带动下在加工位(1‑7)上作前后往复运动;所述加工位(1‑7)的水平面设有定位组件,轴向位上设有夹持组件,其中定位组件包括电机(1‑21)以及由电机(1‑21)带动的皮带轮(1‑22),所述皮带轮(1‑22)转动连接有两个定位滚轮(1‑23),在上述两个定位滚轮(1‑23)的上方设有一个浮动压轮(1‑24),该浮动压轮(1‑24)的上方设有带动浮动压轮(1‑24)作上下往复运动的上下气动机构,上述两个定位滚轮(1‑23)和一个浮动压轮(1‑24)之间的圆心处即为加工位(1‑7);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前后两个夹持机构,其中前夹持机构包括夹持臂(1‑31)以及带动夹持臂(1‑31)转动的左右气动结构,后夹持机构包括气浮转子(1‑32)以及带动气浮转子(1‑32)作前后往复运动的气路结构;所述磨沟检测装置(2)主要由安装在机床(1‑1)上的一组能够将磨削完成后的工件从磨削工序运输到检测工序的机械手组件(2‑2)和一个用于安装磨沟检测工序的固定支架(2‑3)组成,所述的机械手组件(2‑2)能够在三轴方向上进行活动,在固定支架(2‑3)上安装有一组夹持手(2‑4)和磨削检测机构(2‑7);所述夹持手(2‑4)是一组相互对称平行,且之间存在间隙而构成用于夹持工件磨削后沟道的工件夹持口(2‑6)的夹持手(2‑4),所述的夹持手(2‑4)均通过一个框架固定架(2‑5)固定在固定支架(2‑3)上; 在磨削检测机构(2‑7)上设有工件夹持定位装置(2‑8),其中所述的磨削检测机构(2‑7)包括与外接的检测器连接的检测输出杆(2‑7‑1)以及在其中一个框架固定架(2‑5)的四周设有与该对应的框架固定架(2‑5)产生位移时而形变的弹性壁(2‑7‑2),在设有弹性壁(2‑7‑2)的框架固定架(2‑5)上设有当弹性壁(2‑7‑2)产生形变时也相应的产生位移的挡块(2‑7‑3),所述挡块(2‑7‑3)的一端顶住检测输出杆(2‑7‑1),所述弹性壁(2‑7‑2)的厚度小于框架固定架(2‑5)的厚度;所述超精加工装置(3)主要由一个滑轨机构、一个以上的摆臂机构以及一个夹持机构组成,其中所述滑轨机构主要由一对固定至机床(1‑1)上的滑轨安装座(3‑1),以及通过上述一对滑轨安装座(3‑1)进行固定,且相互平行排布,且数量为至少两个的导轨(3‑2)组成;每个摆臂机构主要由一个活动安装至上述导轨(3‑2)上,且上方活动安装一个回转轴(3‑5)的摆臂支座(3‑3),一个驱动上述摆臂支座(3‑3)在滑轨上作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3‑4),一个铰接至上述摆臂支座(3‑3)的回转轴(3‑5)上的摆臂(3‑6),一个驱动上述摆臂(3‑6)绕其铰接轴(3‑7)的中轴线作回转动作的第二气缸机构(3‑8)以及一个驱动上述摆臂(3‑6)绕其回转轴(3‑5)的中轴线作回转动作的第一伺服电机机构(3‑9)组成;所述夹持机构主要由一对固定至机床(1‑1)上的顶锥支座(3‑10),一个安装至上述一对顶锥支座(3‑10)上的第二伺服电机机构(3‑11),一对由上述第二伺服电机机构(3‑11)同步联动,且各自安装至其相对应的顶锥支座(3‑10)上方,且两个顶锥(3‑13)面共同形成产品夹持位(3‑12)的顶锥(3‑13),一个位于上述产品夹持位(3‑12)下方,且始终与一对顶锥(3‑13)面相贴合的提轮(3‑14)以及一个驱动上述提轮(3‑14)上行并逐渐顶开上述一对顶锥(3‑13)面的第三气缸机构(3‑15)组成;上述每个顶锥支座(3‑10)的上方嵌设有轴套(3‑16),其相对应顶锥(3‑13)的轴部穿入其轴孔(3‑17),所述顶锥(3‑13)的轴部末端形成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斜面(3‑18),在所述轴套(3‑16)的末端安装有沿其径向贯穿该轴套(3‑16),并形成有第二斜面(3‑19)与上述第一斜面(3‑18)一一对应且贴合的推块(3‑20),在所述推块(3‑20)外套接有始终处于行形变状态的橡胶圈(3‑21);另外上述夹持机构中由一对顶锥(3‑13)面所形成的产品夹持位(3‑12)落在摆臂(3‑6)的油石安装位的运行轨迹的正下方,且当上述摆臂(3‑6)上的油石位于产品夹持位(3‑12)的正上时,上述油石能够与产品夹持位(3‑12)上的产品表面相贴合。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明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明润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288242.X/,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降温功能的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开槽打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