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良的混炼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11830.0 | 申请日: | 2016-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466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泉兴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0 | 分类号: | B29B7/20;B29B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9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良的混炼机,其机架的固定支撑板上端侧装设混炼主机,混炼主机包括相互螺接的上、下端混炼壳体,下端混炼壳体通过左、右侧支撑架进行支撑固定,上、下端混炼壳体之间成型混炼腔室,混炼腔室内嵌装第一、二混炼螺杆,第一混炼螺杆的螺纹螺旋方向与第二混炼螺杆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第一混炼螺杆、第二混炼螺杆由混炼驱动电机、齿轮减速箱进行驱动;上端混炼壳体右端部的进料孔配装进料斗,下端混炼壳体左端部的排料孔配装排料管,排料管装设由电动伸缩杆驱动的水平挡料板,排料通道内壁装设温度传感器;该结构改良的混炼机配装控制器。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新颖、自动化程度高、智能化程度高的优点。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良 混炼 | ||
【主权项】:
一种结构改良的混炼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1),机架(1)的上端部设置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固定支撑板(11),固定支撑板(11)的上端侧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混炼主机(2),混炼主机(2)包括有上端混炼壳体(21)以及位于上端混炼壳体(21)下端侧的下端混炼壳体(22),上端混炼壳体(21)的下表面与下端混炼壳体(22)的上表面螺接,固定支撑板(11)的上表面于下端混炼壳体(22)左端部的下端侧螺装有呈竖向布置的左侧支撑架(31),固定支撑板(11)的上表面于下端混炼壳体(22)右端部的下端侧装设有呈竖向布置的右侧支撑架(32),下端混炼壳体(22)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螺装固定于相应侧的左侧支撑架(31)、右侧支撑架(32);混炼主机(2)的内部于上端混炼壳体(21)与下端混炼壳体(22)之间成型有混炼腔室(23),混炼腔室(23)内可相对转动地嵌装有同步反向转动且分别沿着左右方向水平横向延伸的第一混炼螺杆(24)、第二混炼螺杆(25),第一混炼螺杆(24)的螺纹螺旋方向与第二混炼螺杆(25)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第一混炼螺杆(24)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搭设于下端混炼壳体(22)相应的左端部、右端部,第二混炼螺杆(25)的左端部、右端部分别搭设于下端混炼壳体(22)相应的左端部、右端部,固定支撑板(11)的上表面于右侧支撑架(32)的右端侧螺装有电机安装座(41)、减速箱安装座(42),电机安装座(41)的上端部螺装有混炼驱动电机(43),减速箱安装座(42)的上端部装设有齿轮减速箱(44),混炼驱动电机(43)的动力输出轴通过联轴器(45)与齿轮减速箱(44)的动力输入轴驱动连接,齿轮减速箱(44)的动力输出轴装设有减速箱齿轮(51),第一混炼螺杆(24)的右端部装设有第一螺杆齿轮(52),第二混炼螺杆(25)的右端部装设有第二螺杆齿轮(53),减速箱齿轮(51)与第一螺杆齿轮(52)相啮合,第二螺杆齿轮(53)与第一螺杆齿轮(52)相啮合;上端混炼壳体(21)的右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混炼腔室(23)连通的进料孔(211),上端混炼壳体(21)配装有呈漏斗状的进料斗(6),进料斗(6)的下端部螺装于进料孔(211)的上端开口处的边缘部,下端混炼壳体(22)的左端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混炼腔室(23)连通的排料孔(221),排料孔(221)配装有呈竖向布置且下端部穿过固定支撑板(11)并延伸至固定支撑板(11)下端侧的排料管(71),排料管(71)的内部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与排料孔(221)连通的排料通道(711),排料管(71)配装有水平挡料板(72),水平挡料板(72)的左端部穿过排料管(71)的管壁并伸入至排料通道(711)内,水平挡料板(72)对右端部延伸至排料管(71)的右端侧,固定支撑板(11)的上表面对应水平挡料板(72)螺装有电动伸缩杆(73),电动伸缩杆(73)的活塞杆外延端部与水平挡料板(72)的右端部连接,排料通道(711)的内壁于水平挡料板(72)的上端侧装设有温度传感器(74);该结构改良的混炼机配装有控制器(81),混炼驱动电机(43)、电动伸缩杆(73)、温度传感器(74)分别与控制器(81)电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泉兴塑胶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泉兴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11830.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