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27094.8 | 申请日: | 2016-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28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铁刚;刘大海;李彦平;刘芳明;王春娟;李晓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C02F11/06;C02F7/00;C02F101/30;C02F101/20;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7227 | 代理人: | 张媛媛;王中云 |
地址: | 26606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修复装置主体通过牵引绳与牵引船相连,包括底板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排气组件和排水组件;排气组件包括曝气管和多个微孔曝气头,曝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形成贯通的管路;排水组件包括水管,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沿水管长度方向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与水管相通的出水管,每个出水管下方均接有一犁齿;其犁背侧内部形成一段贯通的射水管路,射水管路的入口与出水管相通;输送管包括输水管和输气管,输水管和输气管的入口位于牵引船侧,出口分别与进水口和进气口相通。牵引船行进过程中犁齿将海低的土壤翻起,形成悬浊液,经曝气管和水管分别向海底通入气体和液体,与海底悬浊液反应,实现海底修复的目的。 | ||
搜索关键词: | 船载式 海底 沉积物 修复 装置 | ||
【主权项】:
船载式海底沉积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修复装置主体、牵引绳及输送管,修复装置主体通过牵引绳与牵引船相连;修复装置主体包括底板及安装在底板上的排气组件和排水组件;所述排气组件包括曝气管,沿曝气管长度方向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微孔曝气头,曝气管上设置有进气口,微孔曝气头与曝气管形成贯通的管路,微孔曝气头斜向下朝向与牵引船行进方向相反的一侧;所述排水组件包括水管,水管上设置有进水口,沿水管长度方向横向排列设置有多个与水管相通的出水管,每个出水管下方均接有一犁齿;所述犁齿包括犁锋侧和犁背侧,其犁锋侧为刀刃状,朝向牵引船的一方;其犁背侧内部形成一段贯通的射水管路,射水管路的入口与出水管相通,其出口斜向下朝向牵引船行进方向相反的一侧,射水管路的出口处安装有喷水嘴;所述输送管包括输水管和输气管,输水管和输气管的入口位于牵引船侧,出口分别与进水口和进气口相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27094.8/,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的污泥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