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澄清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28952.0 | 申请日: | 2016-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16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昱辰;王玉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地加荷(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8 | 分类号: | B01D21/08;C02F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澄清池,包括澄清池主体,澄清池主体的中部设有絮凝装置,沉淀区设有澄清装置,絮凝装置和澄清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澄清池,利用水的重力流完成混合、絮凝和沉淀过程,取消了原有的机械搅拌机刮泥机等部件,可以节电节水,减排环保,同时,不必建备用池,减少了澄清池的占地面积。运行更加稳定、效率更高,比同型机械搅拌澄清池设计处理水量提高30%以上。具体参数如下:达到理想的混合效果只需3‑5秒,絮凝时长12‑15分钟,排泥时间1‑3分钟即可,沉淀出水浊度[3NTU,运行好的在1NTU左右。 | ||
搜索关键词: | 机械 搅拌 微涡混凝 澄清 | ||
【主权项】:
无机械搅拌微涡混凝澄清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澄清池主体(1),所述澄清池主体(1)池体外部的进水管(17)上安装的微涡混合设备(19),所述澄清池主体(1)内部包括第一反应室(5)、第二反应室(6)和沉淀区(20),所述第一反应室(5)和第二反应室(6)内部设有絮凝装置,所述澄清池主体的沉淀区(20)设有澄清装置,所述絮凝装置和所述澄清装置的底部设有排泥装置;所述絮凝装置包括第一反应室内的环形导流钢板(2)、微涡折板反应设备(4)和微涡网格絮凝设备(7),所述环形导流钢板(2)之间包括多个相互套接的絮凝反应通道(3),多个所述絮凝反应通道(3)通过水流孔洞依次首尾相通,所述絮凝反应通道(3)内设有多级微涡折板反应设备(4),最外侧的所述絮凝反应通道(3)上设有多个圆孔入水口(16),最内侧的所述絮凝反应通道(3)底部设有水流孔洞出口,最内侧所述环形导流钢板(2)围成的圆形或多边形反应室内和所述第二反应室(6)内均设有多层平行叠加的微涡网格絮凝设备(7),所述第二反应室(6)上设有导流口(8);所述澄清装置包括导流板挡板(9)、支撑架(10)和复合斜板设备(11),所述支撑架(10)上设有所述复合斜板设备(11),所述复合斜板设备(11)包括多套倾斜设置的矩形斜板,所述复合斜板设备(11)的顶部设有集水槽(12);所述排泥装置包括排泥总管(13)、“丰”字型穿孔排泥管(14)和伞形排水帽(15),所述排泥总管(13)穿过所述澄清池主体(1),所述排泥总管(13)的端部与泥斗(18)相通,多组“丰”字型穿孔排泥管(14)以伞形排水帽(15)为中心按圆周排列,并与伞形排水帽(15)密闭连通,所述伞形排水帽(15)与底部的泥斗(18)密闭连通。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地加荷(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地加荷(北京)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28952.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浓缩机用周边传动辊轮
- 下一篇:循环式污泥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