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域底泥防淘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31826.0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42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寒;卢洪欢;王雪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寒 |
主分类号: | E02B3/06 | 分类号: | E02B3/06;E02B3/1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周舟 |
地址: | 2142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水域底泥防淘蚀装置,包括设置与堤坝近滩的围堰,所述围堰由若干根混凝土桩柱间隔设置而成,每6根混凝土桩柱构成一个六边形单元,若干个单元相互组合拼接构成围堰,混凝土桩柱为圆锥体,直径较小端插设于底泥内,插入高度为2.5~3米,六边形单元内从上往下分别底端压实层、中部固化层以及顶端生态层,底端压实层包括若干个粗布编织袋、填充于粗布编织袋内的碎石料;中部固化层包括粗布编织袋、填充于粗布编织袋中的沙砾;顶端生态层为底泥,底泥上种植有芦苇、灌木柳;每个六边形单元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高强度水力防护土工布。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和抗水流冲击力,并且制作简单,成本较低,适用于任何恶劣环境。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域 底泥防淘蚀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水域底泥防淘蚀装置,包括设置与堤坝近滩的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围堰由若干根混凝土桩柱间隔设置而成,每6根混凝土桩柱构成一个六边形单元,若干个单元相互组合拼接构成围堰,混凝土桩柱为圆锥体,直径较小端插设于底泥内,插入高度为2.5~3米,六边形单元内从上往下分别底端压实层、中部固化层以及顶端生态层,底端压实层包括若干个粗布编织袋、填充于粗布编织袋内的碎石料;中部固化层包括粗布编织袋、填充于粗布编织袋中的沙砾;顶端生态层为底泥,底泥上种植有芦苇、灌木柳;每个六边形单元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层高强度水力防护土工布。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寒,未经李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31826.0/,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水葫芦泛滥的种植架
- 下一篇:一种钩型换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