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ARM的矿井安全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48491.3 | 申请日: | 2016-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031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24 |
发明(设计)人: | 向彬彬;李敬兆;刘骏;费钊;高伟康;任娄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矿井环境复杂并且恶劣,矿井里的温湿度和可燃气体含量超标都会引起矿井事故的发生,为有效地监测到诱发矿井灾害发生的安全隐患并及时做出安全处理;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M的矿井安全监测系统,采用ARM作为微处理器,其装置是建立在嵌入式处理器上、人机交互界面、支持远程控制、并且具备系统升级能力,实时监测矿井温湿度以及可燃性气体情况,最大程度上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arm 矿井 安全 监测 系统 | ||
【主权项】:
基于ARM的矿井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模块及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报警电路模块;供电模块及数据采集模块包括防爆电源、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可燃气传感器,供电模块主要是防爆电源给芯片供电,其中温湿度传感器作用是采集矿井中的温湿度信号,可燃气传感器作用是采集矿井中可燃性气体含量信号,将采集的信号传至控制电路模块中A/D模块处理;数据传输模块包括用于通信的WiFi模块和CAN总线;数据处理模块包括ARM、A/D模块、监测终端、SDRAM和LCD,A/D模块是16位AD模块,其与ARM处理芯片相连,ARM通过WiFi模块连接监测终端进行数据传输,SDRAM和LCD是与ARM连接的外围电路;报警电路模块为专门的语音电路,核心芯片为WT588D;当温湿度信号和可燃气体信号出现异常时,控制报警电路模块进行报警,使喇叭发出预先设置的尖锐报警声,工作人员采取有效措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48491.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