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60352.2 | 申请日: | 2016-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38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康红明;贾春凤;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工商学院;北京蓝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49 | 分类号: | G01N21/4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胡树发 |
地址: | 150022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一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检测装置,属于空气质量浓度检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激光粉尘检测仪器存在检测精度差、传感器一致性差、硬件电路波纹干扰严重、电磁防护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气流腔为“U”型中空腔,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外壳同一侧边上,颗粒撞击壁设置在气流腔进风端,风扇设置在气流腔的出风口,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有激光发生器,硅光电池安装在外壳上盖内侧面上,灰尘收集槽设置在外壳底端;气流腔上设置一开口,开口正对激光发生器信号发射端口,开口另一端正对折射板,折射板固定安装在外壳与气流腔之间。本实用新型用于测量空气颗粒物浓度。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激光 散射 原理 空气 颗粒 物质 浓度 检测 装置 | ||
【主权项】:
一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空气中颗粒物质量浓度检测装置,它包括外壳(1)、气流腔(2)、颗粒撞击壁(3)和灰尘收集槽(4);气流腔(2)为“U”型中空腔,“U”型中空腔的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出风口,气流腔(2)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外壳(1)的同一侧边上,颗粒撞击壁(3)设置在气流腔(2)的进风端,且设置在气流腔(2)的空腔内,风扇(7)设置在气流腔(2)的出风口,且风扇(7)安装在外壳(1)的内部,气流腔(2)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设置有激光发生器(5),硅光电池(6)安装在外壳(1)的上盖的内侧面上,且硅光电池(6)能够检测到激光发生器(5)发射出的90°方向的散射光线,灰尘收集槽(4)设置在外壳(1)的底端;气流腔(2)上设置一开口,开口正对激光发生器(5)的信号发射端口,开口的另一端正对折射板(1‑1),且折射板(1‑1)与开口呈45°角,折射板(1‑1)固定安装在外壳(1)与气流腔(2)之间;激光发生器(5)发射的激光照射在颗粒物上发生散射,硅光电池(6)检测到颗粒物散射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电荷放大器(8),电荷放大器(8)将放大的电信号输出至微分电路(9),微分电路(9)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出至一阶有源滤波器(10),一阶有源滤波器(10)将无功补偿后的电信号输出至微处理器(11),风扇(7)的转速通过信号采集电路(12)输出至微处理器(11),微处理器(11)的风扇转速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风扇,微处理器(11)的激光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激光发生器(5)的激光控制信号输入端,微处理器(11)根据接收的电信号获得脉冲的高度和单位时间内的脉冲个数,脉冲高度代表颗粒物的大小,单位时间内的脉冲个数代表单位时间内颗粒物的数量,即为颗粒物质量浓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工商学院;北京蓝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工商学院;北京蓝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60352.2/,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