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自适应秸秆耙有效
申请号: | 201620391593.3 | 申请日: | 2016-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10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8-3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刘海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飞 |
主分类号: | A01B19/02 | 分类号: | A01B19/02;A01B23/00;A01D85/00 |
代理公司: | 大庆市远东专利商标事务所 23202 | 代理人: | 周英华 |
地址: | 163316 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的弹性自适应秸秆耙涉及一种带特殊形状或特殊固定的耧齿的耧耙,是由耙架和耙齿构成,耙架是由平行的上梁和下梁构成,上梁和下梁的两端通过连杆固定连接,且该耙架的前部中间设有牵拉装置;下梁上动配合有一排耙齿,每个耙齿的尾端顶部均与导向杆的一端铰接、该导向杆的另一端穿过上梁且与其动配合,上梁与耙齿之间的导向杆上套接有弹簧。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导向杆和弹簧构成的缓冲结构,能够在耙齿碰到硬物时进行上抬掠过硬物,不仅增加了工作的效率而且还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耙齿的齿尖为扁平状,平整土地更加轻松;该装置还可以分为三段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变为长耙或短耙,减少了农民采购农具的负担,也减少了占用空间。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自适应 秸秆 | ||
【主权项】:
弹性自适应秸秆耙,是由耙架(1)和耙齿(2)构成,其特征在于耙架(1)是由平行的上梁(5)和下梁(6)构成,上梁(5)和下梁(6)的两端通过连杆(13)固定连接,且该耙架(1)的前部中间设有牵拉装置(11);下梁(6)上动配合有一排耙齿(2),每个耙齿(2)的尾端顶部均与导向杆(3)的一端铰接、该导向杆(3)的另一端穿过上梁(5)且与其动配合,上梁(5)与耙齿(2)之间的导向杆(3)上套接有弹簧(4)。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飞,未经刘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391593.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深松旋耕复合机
- 下一篇:新型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