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拖曳式自主深度水下观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02188.7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74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14 |
发明(设计)人: | 温国义;宋文鹏;付龙文;王巧宁;陈令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巨智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曳式自主深度水下观测系统,包括拖曳连接架设置于框架上方,且与框架紧密相连;AMR主控电子舱设置于框架内部;垂直推进器连接AMR主控电子舱;传感器固定于框架上,且连接AMR主控电子舱;视频观测模块固定于框架前端,且连接AMR主控电子舱;LED灯固定于框架上,且与视频观测模块同侧;浮块设置于框架两侧,与框架贴合。本实用新型观测范围大、稳定性高、成本低、利用仿生学设计理念,可以放到最合适的观察水深,满足水下摄影和观测的需要;具有设计简单、纯数字化存储与传输、POE供电、搭载深度‑姿态‑速度传感器、全自动化等优点,可实现海洋环境勘测、海底地形测绘、海洋修复工程、水下搜索及军事侦察的水下搜索与观测。 | ||
搜索关键词: | 拖曳 自主 深度 水下 观测 系统 | ||
【主权项】:
一种拖曳式自主深度水下观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拖曳连接架(1)设置于框架(6)上方,且与框架(6)紧密相连;AMR主控电子舱(9)设置于框架内部,并通过脐带缆连接水面接收控制终端,接收水面接收控制终端的控制指令,并且将采集数据处理后传输到水面接收控制终端;垂直推进器连接AMR主控电子舱(9),接收AMR主控电子舱(9)的控制指令进行推进;传感器(3)固定于框架(6)上,且连接AMR主控电子舱(9),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AMR主控电子舱(9);视频观测模块(4)固定于框架(6)前端,且连接AMR主控电子舱(9),用于采集视频图像后发送到AMR主控电子舱(9);LED灯(5)固定于框架(6)上,且与视频观测模块(4)同侧,用于照明;浮块(7)设置于框架(6)两侧,与框架(6)贴合,用于保持机器人姿态平衡。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02188.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用无人机喷雾防漂移装置
- 下一篇:杠杆驱动多功能水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