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粘度测试的微流控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46357.7 | 申请日: | 2016-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700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发明(设计)人: | 顾豪爽;潘绪敏;王钊;胡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L3/00 | 分类号: | B01L3/00;G01N1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帅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20 | 代理人: | 朱必武 |
地址: | 43006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粘度测试的微流控芯片,包括:带微形凹槽的PDMS底板、探测电极、PVDF纳米纤维薄膜、PDMS薄膜、带微通道的PDMS盖板共五层结构。所述微流控芯片制作方法是:先通过SU8光刻胶的光刻以及脱模技术制作带微形凹槽底板和PDMS微流通道盖板,再通过掩膜版磁控溅射的方法在PDMS底板的微形凹槽两侧制作一对探测电极,再将通过静电纺丝法制作的PVDF薄膜转移到电极上。然后将底板与盖板键合,形成完整的微流控芯片。所述微流控芯片结构稳定且有利于集成,对样品的需求少、对种类无要求、测试时间短,无需供电,有利于制作微流控芯片粘度计向小型化甚至手持式应用拓展。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粘度 测试 微流控 芯片 | ||
【主权项】:
一种用于粘度测试的微流控芯片,包括自下而上依层次分布的:PDMS底板、探测电极、纳米纤维薄膜、PDMS盖板;所述探测电极是在所述PDMS底板上通过公知的光刻、溅射及剥离工艺制作的一对导电电极;所述PDMS盖板下表面加工有包括干流通道和支流通道的PDMS微流通道,支流通道宽度小于干流通道宽度;干流通道部分相应的位于纳米纤维薄膜之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纤维薄膜是PVDF纳米纤维薄膜;所述纳米纤维薄膜与PDMS盖板之间,还有一层PDMS薄膜;所述PDMS薄膜面积大于所述PVDF纳米纤维薄膜面积;所述PDMS盖板通过十字对准标志,按顺序将PDMS微流通道、PDMS薄膜和PVDF纳米纤维薄膜压紧并键合在PDMS底板的探测电极上;所述PDMS底板上,位于一对导电电极之间的下部,开有一个微型凹槽;所述干流通道的宽度设定为:位于PDMS底板的微型凹槽正上方部分的通道宽度,小于其它位置通道宽度。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学,未经湖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46357.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