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枪发非致命动能弹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71460.7 | 申请日: | 2016-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607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9-28 |
发明(设计)人: | 汪送;战仁军;冯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B30/00 | 分类号: | F42B3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86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致命武器,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枪发非致命动能弹,动能弹在脱离枪支时弹壳和推动头其他动能弹结构脱离,有助于减轻动能弹本身的质量,延长动能弹的射程,打击防御效果好,使用价值高。推动头设置在弹壳的内部,发射药设置在推动头的内部,并且发射药位于推动头的左测。内空孔设置在推动头的内部。发射头的左端设置在推动头的内部,推动圈设置在发射头的外表面,滚珠设置在推动头与发射头之间,并且滚珠位于推动圈的右侧。弹托连接在发射头上,壳体连接在弹托上,包纸设置在弹托上,并且包纸位于壳体的内部。弹丸设置在包纸的内部,底火设置在弹壳的左端。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枪发非 致命 动能 | ||
【主权项】:
一种枪发非致命动能弹,包括弹壳(1)、推动头(2)、发射药(3)、内空孔(4)、发射头(5)、滚珠(6)、推动圈(7)、弹托(8)、壳体(9)、包纸(10)、弹丸(11)和底火(12),其特征在于:发射头(5)的内部设置有内空圈(5‑1);推动头(2)设置在弹壳(1)的内部,发射药(3)设置在推动头(2)的内部,并且发射药(3)位于推动头(2)的左测;内空孔(4)设置在推动头(2)的内部;发射头(5)的左端设置在推动头(2)的内部,推动圈(7)设置在发射头(5)的外表面,并且发射头(5)位于推动头(2)的内部;滚珠(6)设置在推动头(2)与发射头(5)之间,并且滚珠(6)位于推动圈(7)的右侧;弹托(8)连接在发射头(5)上,壳体(9)连接在弹托(8)上,包纸(10)设置在弹托(8)上,并且包纸(10)位于壳体(9)的内部;弹丸(11)设置在包纸(10)的内部,并且弹丸(11)的左侧与弹托(8)相接触;底火(12)设置在弹壳(1)的左端,并且底火(12)位于弹壳(1)的内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未经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71460.7/,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