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斜井暗硐段开挖支护施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0490019.3 | 申请日: | 2016-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805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12-14 |
发明(设计)人: | 苏培莉;李金华;韦正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11/0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斜井暗硐段开挖支护施工结构,包括由后向前开挖形成的硐室、平铺在硐室内侧底部的回填底板、对硐室进行全断面支护的全断面支护结构和位于硐室左侧或右侧的降水结构,回填底板和全断面支护结构均沿硐室的纵向长度方向进行布设;硐室位于冲积层内,冲积层下方为基岩层;降水结构包括多个由上至下打入基岩层内的降水井,相邻两个降水井之间的间距为6~10m;回填底板为片石混凝土底板;全断面支护结构包括硐室初期支护结构和位于硐室初期支护结构内侧的硐室二次支护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施工简便、使用效果好,能简便、快速完成位于冲积层的煤矿斜井暗硐段的开挖支护施工过程,并且施工质量易于保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斜井 暗硐段 开挖 支护 施工 结构 | ||
【主权项】:
一种煤矿斜井暗硐段开挖支护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后向前开挖形成的硐室(1)、平铺在硐室(1)内侧底部的回填底板(2)、对硐室(1)进行全断面支护的全断面支护结构(3)和位于硐室(1)左侧和/或右侧的降水结构,所述回填底板(2)和全断面支护结构(3)均沿硐室(1)的纵向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硐室(1)位于冲积层内,所述冲积层下方为基岩层;所述降水结构包括多个由上至下打入所述基岩层内的降水井(4),多个所述降水井(4)沿硐室(1)的纵向长度方向由前至后布设,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降水井(4)之间的间距为6m~10m,所述降水井(4)打入所述基岩层内的深度不小于5m;所述硐室(1)的纵向中心轴线与降水井(4)的中心轴线之间的水平间距为8m~12m;所述回填底板(2)为片石混凝土底板,所述回填底板(2)分为中部底板和两个对称布设在所述中部底板左右两侧的侧部底板,所述侧部底板的厚度小于所述中部底板的厚度,两个所述侧部底板的底面均与所述中部底板的底面相平齐;所述中部底板的厚度不小于400mm,所述侧部底板的厚度不小于300mm;所述全断面支护结构(3)包括硐室初期支护结构和位于所述硐室初期支护结构内侧的硐室二次支护结构,所述硐室初期支护结构和所述硐室二次支护结构均沿硐室(1)的纵向长度方向进行布设;所述硐室初期支护结构包括由喷射于硐室(1)拱部与左右两侧边墙上的混凝土形成的混凝土喷射层(3‑1)和多个对硐室(1)的拱墙进行支撑的钢拱架(3‑2),所述混凝土喷射层(3‑1)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侧部底板上;多个所述钢拱架(3‑2)均支撑于混凝土喷射层(3‑1)内侧,多个所述钢拱架(3‑2)沿硐室(1)的长度方向由前至后进行布设,每个所述钢拱架(3‑2)均与硐室(1)呈垂直布设,前后相邻两个所述钢拱架(3‑2)之间的间距为0.6m~1m,所述钢拱架(3‑2)的左右两侧底部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侧部底板上;所述硐室二次支护结构包括对硐室(1)的拱墙进行支撑的混凝土衬砌(3‑3)和布设于所述中部底板上的钢筋混凝土底板(3‑4),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3‑4)内设置有底板钢筋网(3‑5);所述混凝土衬砌(3‑3)的内部宽度D=5m~6m且其内部高度H1=4m~5m,混凝土衬砌(3‑3)的厚度为200mm~250mm且其左右两侧底部分别支撑于两个所述侧部底板上;所述钢拱架(3‑2)浇筑于混凝土衬砌(3‑3)内;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3‑4)的厚度大于混凝土衬砌(3‑3)的厚度,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3‑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混凝土衬砌(3‑3)的左右两侧底部浇筑为一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科技大学,未经西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ent/201620490019.3/,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